調查|零部件回款真這麼難?58%被拖半年以上,21%直呼快被拖死了

近期,比亞迪和上汽大通要求供應商降價10%、以及特斯拉回款週期進一步縮短到90天等幾個熱點事件,引發了外界對於供應商處境的探討。飛靈汽車在11月29日進行了關於主機上的回款週期的調查。從投票數據來看,在價格戰之下,零部件企業所感受到的回款週期長、回款難確實比以往更加嚴重,其中有接近21%的零部件企業被拖款嚴重,威脅到企業資金鍊安全。

當然,儘管整個行業變得很艱難,但在行業中能夠在100天內快速收到回款的佔比爲19%,這意味着這類零部件企業擁有着優質的客戶。其次,有零部件企業表示,目前整個行業的回款週期在3-9個月,而在3-6個月這樣一個週期內收到回款的投票人數,佔比爲23%。這意味着,能夠在一個相對正常週期內,收到回款的供應鏈僅佔42%。如此,剩餘58%則出現了不同情況的拖欠回款情況,佔據了更多比例。

而在這58%存在拖欠情況的投票中,有25%的參與投票者表示,回款週期越來越長,現在回款的時間基本在半年到一年。一年被不少企業認爲是回款的安全線所在,超過這個時間就存在資金鍊風險。而有11%參與投票者表示,回款難,回款時間基本在1年以上,並且款項還被要求打折。還有21%的參與投票者表示,回款情況非常惡劣,可以說是遙遙無期,企業也快被拖死了。

這一需要指出的是,選擇回款“遙遙無期、快被拖死了”的選項投票人數,甚至要高於能夠在100天內回款的人數,直追能夠在3-6個月內回款選項的投票人數。這更加反映出了供應商在與整車廠關係中的劣勢處境。當然,由於我們的樣本容量有限,這一投票結果只能作爲反映目前汽車供應鏈市場回款時間的一個簡單參考。

通常來說,整車廠擁有更大話語權,而供應商則會以車企爲中心。一方面,供應商爲獲得訂單,在部分情況下也只能同意延遲付款等條款;另一方面,“長賬期”已經成爲供應商和整車廠合作的潛規則。有汽車零部件行業人士表示,一般來說回款週期在6~9個月之間,但沒有人能保證供應商在既定週期內就能拿到全部回款,有時候供應商也會被車企因各種理由來減少賬款或延期付款。

此外,有些車企還會採用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匯款,供應商即便拿到承兌匯票,但是去銀行結算還需要等待一定時間。而遲遲拿不到貨款的供應商們,爲了保證自身的正常經營,就不得不通過轉嫁風險的方式將壓力傳導給更上一級的供應商。如果資金壓力無法繼續傳導或者得到解決,最終的結果就是被迫從這場有關成本的遊戲中出局。

在這種情況下,像特斯拉這種能夠在100天內回款的車企,簡直就是“神仙甲方”。正如特斯拉高管所指出的,成本控制=技術革新提升效率+減少一切不必要的花費(比如豪華接待中心、廣告費、高管辦公室……尤其是錯誤的商業/技術決策帶來的損失)。車企需要與供應商夥伴同生共贏,通過技術革新來增效降本,企業才能走得更遠,行業才能更繁榮,消費者才能持續得到最棒的產品。

目前整個行業價格戰十分激烈,不少企業對於降本的目標一再提升。這看似降低車價,但實際上對於企業創新,品質保證會產生副作用。在極限的成本壓榨中,企業對員工的壓榨也越加厲害。當然,從目前的市場趨勢來看,價格戰仍然會是2025年的主旋律。近日,還有業內人士向飛靈汽車爆料,某整車廠要求供應商降價幅度甚至達到了15%。

當然,如果從另一方面來說,企業通過技術和規模實現降本,將是消費者的福音。實際上,有零部件企業指出,過往合資車企會派遣專家和技術人員前往零部件企業幫助技術改造,最終實現技術降本,而目前不少企業的降本都只是簡單的分配任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