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改變時間的方法浮出水面, 或比相對論更容易實現
本文原創作者:水木長龍
作爲靈長類的高智慧生物——我們人類,運用自己的智慧頭腦,不但發展出了高科技,還突破了諸多大自然對我們的苛刻限制。縱然宇宙浩瀚無邊,難以預估其真正大小,但探索宇宙,我們人類從未停止過。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都不是絕對的存在,只是相對的存在。換句話也就是說,時間和空間並不是我們所看到或感受到的那樣一成不變,而是可以被改變的。改變空間?改變時間?乍一聽,似乎覺得不可思議,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這確實是可以實現的,並通過了大量的實驗檢驗。
狹義相對論的檢驗主要通過對“相對性原理”、“光速不變原理”、“時間膨脹效應”、“光子靜止質量上限”等的檢驗進行驗證的,而這些檢驗的結果都能與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很好地吻合。
廣義相對論的檢驗主要有三個:
(1)水星近日點的進動。
水星每百年近日點的多餘進動值爲43角秒,根據牛頓力學長期以來一直無法得到合理解釋,但若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解釋,該種現象便會迎刃而解。
太陽的質量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根據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如此大的質量必然會造成太陽周圍的時空發生彎曲,正是因爲太陽周圍的時空彎曲導致的水星多出了43角秒的進動值。
(2)光線在引力場中會發生彎曲。
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指出,因爲太陽強大引力的作用以及對周圍空間的幾何彎曲效應,必然會使光線經過太陽附近時發生一定的彎曲度,並指出該種光線彎曲現象可在日全食進行觀測,愛因斯坦計算出光線偏角爲α=1″.75R0/r(R0爲太陽半徑,r爲光線到太陽中心距離)。
後經愛丁頓等天文物理學家的觀測檢驗,得出的數據與愛因斯坦的計算基本吻合。在射電望遠鏡發明出來後,天文學家又對類星體進行了觀測,觀測值與理論計算值之間的誤差不到百分之一。再一次證明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正確性。
(3)光譜線的引力紅移。
根據廣義相對論,在強引力場中時鐘會變慢,故此從大質量天體表面發射出來的光線射向地球,會向光譜的紅端偏移。
1925年,天文學家觀測天狼星伴星A——白矮星——發出的光譜線,得出其頻移與廣義相對論的預言基本一致。
1959年,物理學家龐德和雷布卡運用“穆斯堡爾效應”進行了引力頻移的實驗檢測,實測值與理論值相差不到百分之五。
1980年,魏索特等物理學家將氫原子鐘用火箭送往一萬公里高空進行引力頻移檢測,測的結果與理論值僅有±7×10^-5偏差。
除了以上主要三種對廣義相對論的檢測外,還有引力透鏡現象,雷達回波延遲現象,黑洞現象,中子星現象,微波背景輻射現象等等,皆是對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好檢驗。
儘管“時空”被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變成了“靈活”的存在,超然於牛頓的“呆板”時空觀,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難親眼目睹到時空被改變的現象,這是爲什麼呢?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原因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要求的條件:
要使空間發生幾何形變,要麼有質量的物體運行速度足夠快(速度越快,能量越大,根據質能方程,相當於質量變得越大),要麼物體的質量足夠巨大(根據廣義相對論,大質量物體可使空間發生彎曲);
而要使時間發生改變,比如讓時間變慢,根據相對論,要麼使有質量的物體運動速度足夠快(根據狹義相對論,速度越快,時間相對會變得越慢),要麼使物體的質量足夠大(根據牛頓引力定律,質量大意味着引力大,根據廣義相對論,足夠強大的引力可使時間變慢,比如,住在地面上的人的相對時間就會比住在高山上的人的相對時間流動的慢)。
看來,欲改變時間和空間,離不開質量和速度。而能夠使時間膨脹效應被我們明顯感覺到的速度,至少需要達到光速的八分之一,即3.75萬千米每秒。而發射人造衛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才7.9千米每秒,想要脫離地球引力的束縛而圍繞太陽運行,所需的發射速度需要達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每秒,而想要擺脫太陽的束縛飛出太陽系,發射速度需要達到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每秒,飛出銀河系的發射速度需要達到第四宇宙速度120千米每秒,即使巧妙藉助地球和太陽系的本身速度,發射脫離銀河系的速度也需要達到80千米每秒。
第五宇宙速度與本星系羣的半徑和總質量參數相關,目前並不能給出估算,所以我們無法計算第五宇宙速度。而以當前我們人類的科技水平只能突破第三宇宙速度16.7千米每秒,與3.75萬千米每秒還相差三個數量級,遠遠不夠的。想要通過速度來改變局部時空的時間,必須進一步提高科技水平。
那麼通過增加質量從而改變時間是否可行呢?顯然不太可能的,因爲時空彷彿具有“剛性”的本性,不是大質量的天體,就不足具讓時間變慢的強大引力。黑洞之所以讓光都無法逃逸,根本原因就是因爲黑洞的質量太大,大到能將時空進行極度扭曲。
什麼是時空極度扭曲呢?爲什麼說黑洞會吞噬掉進入它裡面的光線?
可以想象,有一塊百米深垂直於地面的圓柱洞,假設圓柱洞直徑爲10釐米,在圓柱洞的上面覆蓋着一張直徑兩百米的圓布,圓布圓心對應圓柱洞的中心。將一顆質量極大的鋼球放在圓布中心,隨着鋼球向圓柱洞不斷墜落,圓布也開始不斷向圓柱洞內旋轉着滑進。
可以將圓布假設成空間,鋼球假設成黑洞天體,地面上的圓柱洞假設成是黑洞天體下墜時打開的時空通道,圓柱洞通道的盡頭,即一百米處可以假設爲另一空間。在鋼球下墜的過程中,如同超大質量黑洞天體不斷將時空進行扭曲變形,圓布時空在鋼球黑洞天體的拽拉下,旋轉着不斷追隨黑洞向時空隧道滑進,這不正像星系圍繞着中心黑洞的旋轉運動嗎?
所以,所謂的“黑洞”,可能已經不是曾經的黑洞天體,而是曾經的黑洞天體留下的時空印記——成了時空隧道,或者叫被壓破了的時空洞, 或時空裂縫。而進入圓柱洞即時空洞的時空布,是被扭曲成的螺旋形狀,光線在扭曲的空間裡傳播,便不再是直線的傳播,而是隨着被扭曲的螺旋空間做螺旋狀傳播。因爲隨着鋼球—即黑洞天體的不斷下墜,時空會不斷地變得越來越扭曲,時空螺旋曲度不斷改變,即使光線可以被反射回來,但反射回來的路徑已經不是先前的路徑了,所以我們也就無法目睹到進入黑洞的光線。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爲了證明,以我們目前的科技能力,想要通過增大質量或速度來改變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說到這裡,或許一部分人早已開始嚷嚷道:時間是不存在的,時間是人的錯覺效應。
還記得上一篇文章我們所探討的內容嗎?之所以說時間不存在,是因爲“高維意識的驅動”所致。我們的意識從動於高維空間的自我意識,我們的三維空間如同高維空間的投影。在高維空間裡,時間並不是單向的,而是多向的,即時間的流動存在於所有的方向,過去、現在、未來,並沒有什麼區別,因爲它們是共同存在的。在任一空間點,都可以看到所有方向上的時間流動所對應的事件,換句話說,時間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故此可以說時間是不存在的,但這隻對於高維空間而言。對於我們的三維空間,因爲是高維空間的映射,時間在時空沒有發生扭曲變形的情況下,仍是單向的直線流動。
那麼,除了通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給出的方法外,在三維空間裡,是否還有其他改變時間的方法呢?
第三種改變時間的方法:提高物質的振動頻率。
宇宙萬物沒有靜止不變的物體存在,一切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這是因爲,即使看上去一動不動的雕塑,其內部的微觀粒子,比如原子分子,也在做着片刻不停的振動,電子在做着片刻不停的高速運動。正是物體的內部微觀粒子的不斷變化,導致組成的宏觀物體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即任何物體都無法擺脫時間的約束。縱然宇宙如此浩瀚,擁有着不可思議的壽命,已存在138.2億年,也終有走向落幕的那一天,更何況它內部的宇宙萬物,又怎能逃脫時間的約束?
無法擺脫時間的約束,並不代表不能改變時間的約束。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指出的,時間只不過是相對的存在。既然是相對的存在,我們就可以找到讓時間流動變慢的方法。前面我們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進行了分析探討,發現用相對論給出的方法付出的代價太大,以目前人類的科技能力很難辦到。所以我們必須另覓新徑,不能一條道茫然地走到黑,也許有相對更容易的方法也說不定呢。
第三種改變時間流速的方法就是“提高物體的整體振動頻率並保持協調一致”。我們知道,一切宏觀物體,都是由微觀粒子(分子,原子,電子等)組成的,而一切的微觀粒子,根據弦理論,都是由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所形成。
弦的振動頻率的不同,會形成各種不同的基本粒子(光子、電子、中微子,夸克等),弦的運動狀態的不同,會使生成的各種基本粒子具有不同的能量,基本粒子和能量構成最終的宏觀物體。宏觀物體可以在地面上紋絲不動,但其內部基本粒子卻從未休息過片刻。
也就是說,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無時無刻不在運動着。提高宏觀物體自身的振動頻率,也就相當於協調微觀粒子的運動或振動。物體自身的振動頻率越高,微觀粒子的協調性也就越好,所具有的能量也就越大(基本粒子能量趨於整體的統一,相互間的削弱抵消就會減少),能量的增大會進一步使整體的振動頻率得到提高,振動頻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影響局部時空結構,從而實現改變時間的可能。
狹義相對論以“速度”來與時間賽跑,進而使相對時間變慢。從微觀層面,通過協調微觀粒子的振動從而提高物體的振動頻率,同樣可以與時間賽跑。不同的是,一個是通過宏觀的運動與時間賽跑,一個是通過微觀的振動與時間賽跑,殊途同歸,道理本相同。這也同樣解釋了,爲什麼釋迦靜坐便可以前瞻五千年,後觀五千年。
這就是改變時間的第三種方法,如果自身頻率達到一定程度,做到讓時間相對靜止或者倒流,也許並非不可能。霍金臨終前最擔心的兩件事:一個是AI(人工智能),一個ET(外星人)。擔心AI的發展,終有一天會掙脫開人類的掌控,從而與人類互換位置,進而取代人類成爲地球的主宰者;擔心ET總有一天會如人類所願惠顧地球,到時候強大的科技反差可能會使人類面臨消亡的可能。
如果人類可以掌控時間,也就等於掌握了未來,也就等於擁有了書寫歷史的能力,也就等於擁有了高維空間無視時間存在的能力,一切未來的擔心都可以在掌控時間的能力下化爲烏有。而提高自身振動頻率,或許是最爲簡單的途徑,你覺得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