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天獨特的5種天氣現象都是考點!“秋颱風”爲何“更瘋狂”?
說到秋天,秋高氣爽,秋意盎然,秋收秋種,一場秋雨一場涼......都是耳熟能詳的關鍵詞。今天,我們要和大家聊聊秋天獨特的5種天氣現象,瞭解了它們,你就get了秋天天氣的奧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知識點1:入秋
說到入秋,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
立秋≠入秋。
我國地域寬廣,幅員遼闊,
緯度、海拔跨度都很大,
這就決定了各地不可能在立秋這天
同時進入涼爽的秋天。
氣候學上,
以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降至22℃以下
的始日作爲秋季開始。
這種劃分方法比較符合各地實際。
知識點2:秋老虎
進入立秋之後,
有時天氣涼快了沒多久,暑熱又捲土重來,
我國民間把這種短期回熱的天氣現象,
稱爲“秋老虎”。
諺語“立秋處暑,上蒸下煮”,
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
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
在秋季本應逐步南移,
但它不時又會向北擺動一段時間,
在該高壓控制下的天氣,
晴朗少雲,日照強烈,氣溫回升。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
“秋老虎”的表現略有不同,
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來得遲,
一般推遲2~4個節氣。
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
半個月至兩個月不等,
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
不過總體來說,“秋老虎”天氣,
雖然氣溫較高,
但總的來說空氣乾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
知識點3:華西秋雨
進入秋季,
我國大部地區風和日麗、秋高氣爽,
而華西地區卻常常細雨霏霏,陰雨綿綿。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華西秋雨”。
“華西秋雨”一般出現在9—11月,
最早可從8月下旬開始,最晚在11月下旬結束。
華西秋雨的影響範圍
主要包括華西地區六省一區一市。
根據華西秋雨的區域氣候特徵,
將監測區域劃分爲南北兩個氣候區,
其中南區主要包括湖北西部、湖南西部、
重慶、四川東部、貴州北部
以及陝西南部部分地區,
而北區主要包括陝西南部大部、寧夏南部和甘肅南部。
▲華西秋雨影響的區域。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早在1100多年前,
詩人李商隱就曾用“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詩句
來描述過華西秋雨。
知識點4:初霜凍
進入秋季,
素有農作物“秋季殺手”之稱的
初霜凍成爲焦點。
霜凍是指在溫暖的季節裡空氣溫度突然下降,
地表或植物冠層附近的溫度在短時間內
驟降到0℃或0℃以下,
使作物受到傷害甚至死亡的一種農業氣象災害。
每年入秋後第一次出現的霜凍,
稱爲初霜凍。
圖解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初霜凍對北方的影響較大,
對南方影響相對較小。
因爲,當初霜凍發生在初秋,
此時北方地區的農作物正處於灌漿成熟階段,
而南方地區的初霜出現在深秋或冬季,
此時主要農作物基本收穫結束。
知識點5:一場秋雨一場寒
說到秋天,我國民間流傳着
“一場春雨一場暖,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諺語。
說的是立秋之後,
隨着幾場秋雨下來,氣溫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有網友形象的比擬這種氣溫變化:
三場秋雨不穿單,十場秋雨要穿棉......
那麼,
爲何秋雨過後,氣溫下降如此明顯呢?
立秋後,太陽直射光線逐漸向南移動,
照射在北半球的光和熱一天天減少,
冷空氣的勢力逐漸壯大,
一股股冷空氣從西伯利亞南下進入我國大部分地區,
當它和南方正在逐漸衰退的暖溼空氣相遇後,
便形成了雨。
一次次下雨,
實際上就是冷空氣向南擴張的圈地運動,
暖空氣則節節敗退向南收縮,
正是“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天氣寫照。
至於“三場秋雨不穿單,十場秋雨要穿棉”,
則只是一個模糊的指導概念。
因爲每個人的體質、抗凍水平不同,
“春捂秋凍”還需根據具體的天氣預報
和體感來指導生活。
// 什麼是“秋颱風”?
氣象學上,9至11月生成的颱風,叫做“秋颱風”。平均來說,秋颱風(9-11月)平均每年生成11.38個,其中2.26個登陸我國;夏颱風(6-8月)平均每年生成11.62個,其中4.36個登陸我國。
秋颱風從數量上與夏颱風基本持平,但是平均而言每年登陸我國的秋颱風比夏颱風明顯偏少。
// “秋颱風”有何特點?
與夏天生成的颱風相比,秋颱風有三大特點:路徑偏南、勢力強大、造成損失更嚴重。
// “秋颱風”“偏愛”登陸我國哪裡?
與夏颱風相比,秋颱風的登陸地點更偏南,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地區。最愛登陸的省份爲廣東和海南。除了廣東和海南,臺灣和福建也是登陸比較多的省份。
原因是進入秋季以後,影響熱帶氣旋路徑的副熱帶高壓開始東退南移,位置逐漸偏南造成的。
// 歷史上造成嚴重影響的“秋颱風”有哪些?
2013年是秋颱風較活躍的年份。那年秋天,由於副熱帶高壓十分強勢,颱風“天兔”、“蝴蝶”、“菲特”、“百合”、“海燕”相繼襲來。
其中,颱風“蝴蝶”給三沙市帶來嚴重損失;“菲特”登陸福建北部,與南下冷空氣結合帶來極強風雨影響;2013年最強颱風“海燕”生成於11月2日,並以巔峰狀態登陸菲律賓,導致當地遭受重創。因爲“菲特”“海燕”造成損失重大,因而也被最終“除名”。
// “秋颱風”爲何“更瘋狂”?
氣象專家解釋,颱風本身的威力,9月底、10月份生成的颱風和夏天的颱風相比,不管是最大風力、風圈半徑、中心氣壓等並沒有特別大,但是秋颱風來襲,很容易碰到一個名叫冷空氣的小夥伴,這哥倆脾氣都很勁爆,碰到一起,就會產生強烈的對流運動,更大的風和更大的雨在所難免。
除了秋颱風期間會有冷空氣參與其中,容易產生狂風暴雨,影響範圍更大以外,還與秋颱風的生成源地有關,秋颱風絕大多數都生成在西北太平洋洋麪上,那裡海溫高,距離陸地遠,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時間,生命史普遍較長,有利於颱風強度的發展。另外從颱風結構來看,秋颱風由於受南海季風的影響越來越小,儘管颱風的體積普遍不太大,但是颱風結構的對稱性更好,颱風強度容易發展得更強。
// “秋颱風”更難預報嗎?
對於預報員而言,對秋颱風路徑、登陸地點的預報難度也相對比夏季颱風要大。秋颱風的路徑分三類,除了西行進南海和轉向日本登陸外,還有一類是西北行登陸我國浙江、福建和臺灣,影響我國華東和華南東部地區。
在夏季,強盛的副熱帶高壓是颱風當仁不讓的“主宰”,其邊緣的引導氣流一路“牽”着颱風或西進或北上,颱風通常只能乖乖地跟隨指引前進。到了秋季,副熱帶高壓減弱南退,有些颱風的能量卻很強,加上冷空氣南下,導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空頻現“宮斗大戲”。
// “秋颱風”對農業有何危害?
“秋分”到“小雪”節氣是我國南方晚稻的生長關鍵期,颱風來襲,會使作物葉片受損,穀粒脫落黴爛,造成嚴重的減產或者絕收。
// “秋颱風”避險指南
颱風來臨時,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颱風預警信息,瞭解政府的防颱行動對策。收起屋內外的各種懸掛;關閉門窗,必要時加釘木板;檢查線路,準備手電、蠟燭,儲存飲水,以防斷電停水;多備一二日食物蔬菜,儘量不要外出。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秋颱風”不可小覷
小夥伴們注意防範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注: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衆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
順手點擊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