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持續火爆 各地爭做“天空之城”
《科創板日報》3月30日訊(記者 敖瑾)低空經濟火了,尤其是在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各城都開始加大力度扶持本地低空產業發展,角逐“天空之城”。
目前,深圳在低空經濟領域表現出了先發優勢。2023年12月,深圳正式向國家有關部委申請創建國家低空經濟產業綜合示範區。中國民用航空局近日對此表示了明確支持,同時支持深圳完善產業發展服務體系,同意深圳開展低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研究試點等。
在昨日舉辦的中國(深圳)低空經濟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論壇上,深圳市福田區政府發改局局長龐勤表示,深圳有較好的低空經濟發展基礎,已經具備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尤其是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深圳有多家頭部企業。“僅福田區就有7000多個5G基站,3000多根多功能智能杆,以及20座直升機起降平臺,這些新型基礎設施密度目前是全國最高的。”
億歐資深分析師劉旻昊在論壇上表示,深圳目前有7個區已經出臺了低空經濟相關政策,各區在產業上的互補能力也較強,“這是深圳跟其他城市相比最突出的不同。”其進一步表示,深圳目前出臺的低空經濟扶持政策較爲具體化,“包括固定投資類扶持、產品研發類扶持等,貫穿整個產業鏈條”。
峰飛航空科技高級副總裁謝嘉則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從地理特徵上而言非常適宜低空經濟發展。“大灣區所有中心城市都分佈在珠江口兩岸,跨城跨海出行就可以用到低空飛行器,這種交通方式也是比較經濟的。包括香港、澳門也都有適合低空經濟發展的場景,因爲山和離島比較多,使用低空飛行器可以實現更高效率的出行。”
上海也是較早佈局低空經濟的城市之一。劉旻昊表示,上海低空經濟的發展路線,可以概括爲“從大飛機到工業無人機,接着是電動垂直,再到eVTOL”。目前,上海是國內工業無人機產值最高的城市。具體政策面上,上海主要採取產學研結合、產業集羣、招商引智以及產業基金等方式,多方面對低空經濟發展進行扶持。
劉旻昊進一步表示,總體而言,在低空經濟的部署上,一些重要的經濟圈基本都已經對低空經濟做出了相應的規劃,除了以深圳爲主的粵港澳大灣區、上海爲首的長三角外,川渝地區目前也正在對低空網絡進行探索建設,如成都正在探索工業無人機封閉場景的應用,重慶則在探索通用機場進入低空基礎設施的可能性。此外,江蘇、安徽以及江西,目前也在做跨省域的低空產業嘗試。
新能源技術引領低空經濟發展
低空經濟,無疑是近期最大的產業和資本市場熱點。
北京大學空天信息工程中心主任、中國智慧城市建設投資聯盟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程承旗在上述論壇上直言,“三個月前可能還需要介紹低空經濟是啥,到今天已經沒必要再贅言了,大家都已經通過各種媒介,感受到了國家對這個領域的全新部署,即把低空產業作爲一個新的戰略性產業。”
多名參與本次論壇的業內人士表示,國家政策對低空經濟的支持,並非近期纔有。事實上,早在2010年前後,就已有相關政策出臺,對低空經濟的發展做出規劃。2010年8月,《關於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出臺,提出了未來10年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總體目標、階段目標及主要任務和措施。
而新能源相關技術的發展,讓低空經濟的實現變得更加落地。上海御風未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盛亮在論壇上表示,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直升機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把原來傳統直升機複雜的傳動機構、動力機構都轉變爲了簡單的電機,同時也解決了傳統直升機噪音以及碳排放等方面的問題。
其表示,新能源在航空產業的應用,將帶來比汽車領域更加深刻的變化,疊加智能化將讓航空領域率先實現無人駕駛。“新型低空飛行器的綜合成本,有望降至傳統直升機的15%左右,從而得以在未來形成規模化的低空出行,以及萬億級的低空經濟。”
但目前,國內低空經濟發展仍存在挑戰。有一級市場投資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儘管低空經濟具有發展潛力,但落地過程中面臨政策法規、安全和管制等難題,“很多配套的東西都需要重新進行梳理,因此短期內落地難度仍比較大”。
程承旗則表示,未來低空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石,是要建立低空智聯網,以及建設統一的低空高精度立體交通局。“第一,是能夠使合適的地區率先建設低空高精度三維圖示範區,開展低空立體交通紅綠燈指揮與服務系統應用,探討建立全國低空智聯網建設統一標準;第二,是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支持下,推動建立產業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