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天龍人?巴伐利亞邦的「尊爵不凡」之謎
「我『巴』我驕傲。」圖爲一名「典型」的巴伐利亞人。 圖/路透社
外國人講到德國,通常除了提到位於北部的首都柏林以外,幾乎都會說到來自南部的巴伐利亞文化:傳統服裝與音樂、超大的啤酒杯、酸菜與烤豬腳(Schweinshaxe)、「童話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所建的豪華城堡新天鵝堡等等,偶爾甚至把巴伐利亞獨特的文化符號想像成整個德國的傳統與文化。
最明顯的就是源自阿爾卑斯山農民服裝的連衣裙(Dirndl)與皮褲(Lederhose)。這些原本是巴伐利亞、奧地利與位於北義大利南提洛地區(Südtirol)的傳統服裝,因爲慕尼黑啤酒節的國際知名度而變成外國人眼裡的德國代表服飾,但其實德國其它地區也不乏自己的傳統服裝,如黑森林的女性傳統頭飾大絨球帽,或者並沒有固定的傳統服裝。
在部分外國人的印象中,慕尼黑啤酒節也變成全德國「放蕩玩樂」的「國民慶典」(Volksfest)。這對德國人來說其實很不是滋味:巴伐利亞人通常以自己的文化爲傲,不少外國人卻把自己的文化看成美國電影《霹靂嬌娃》或《麻辣女王》中,女主角穿上Dirndl、刻意展示「性感」,那樣「好笑」的Cosplay;而巴伐利亞邦以外的德國人,也不喜歡外國人總是以爲巴伐利亞文化也是他們的文化,反而對德國其他地區的文化沒甚麼興趣。
「乾杯(Prost)!」在部分外國人的印象中,慕尼黑啤酒節也變成全德國「放蕩玩樂」的「國民慶典」(Volksfest),甚至把巴伐利亞獨特的文化符號想像成整個德國的傳統與文化。 圖/路透社
對於德國比較瞭解的人可能會發現,巴伐利亞邦在德國16個邦中,特殊又矛盾的地位:首府慕尼黑經濟良好,附近有山有水的郊區之美,讓許多德國人選擇搬到這工作;但同時卻又覺得巴伐利亞人驕傲又囂張,對巴伐利亞獨有的基社盟(CSU)也持有負面印象。巴伐利亞不只給邦外人這樣複雜的感受,連對巴伐利亞出生長大的我來說,這個地方、這些人也還是個謎。
但是,巴伐利亞文化爲什麼在「德國文化」中如此特立獨行?這個問題得從德國曆史上,巴伐利亞與其他地方的關係說起。
中世紀時期,德意志地區的神聖羅馬帝國事實上早是個名存實亡的國家,轄下各個小國的國君——也就是國王或選帝侯——都相當獨立。在宗教改革之後爆發的三十年戰爭(1618-1648)中,天主教的巴伐利亞公國與以瑞典爲首的新教派作戰。200年後,德意志雖然在普魯士王國的領導下統一,於1871年成立德意志帝國,但由於在文化上與巴伐利亞最接近的奧匈帝國,選擇脫離德意志勢力繼續獨立,因此巴伐利亞就變成了新德國中少有的天主教地區。
「傳統又囂張的巴伐利亞人(誤)。」圖爲巴伐利亞明辛(Muensing)傳統的賽公牛節。 圖/路透社
當時的巴伐利亞也不像現在一樣,被視爲德國國內的「先進」地區,反而因爲「童話國王」修建城堡的狂熱,害得王國破產,而讓德國北方地區的人有點看不起「落後」的巴伐利亞人。加上現今德國所說的「標準德文」(Hochdeutsch)以北方口音爲主,巴伐利亞人明顯不同的口音,甚至是某些極爲難懂的「極端方言」(Extremdialekt),當時也被跟「落後」的刻板印象綁在一起。
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巴伐利亞在德國的地位開始有所改變:1918年,全德國君主制被廢除,巴伐利亞王國變成了今日的「巴伐利亞自由邦」(Freistaat Bayern);到了1945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BRD,當時即西德)決定以聯邦制,抵抗威瑪共和國因制度所導致的專權,因此包含巴伐利亞在內的所有聯邦州,都擁有相當的政策自治權,如教育、警察制度等等。
在這樣的背景下,巴伐利亞的執政黨——基社盟——更讓該邦在德國顯得特立獨行。
「在二戰之後,巴伐利亞的地位迅速起飛。」 圖/路透社
1945年建立、以天主教價值觀爲核心的基社盟,是巴伐利亞邦70多年來的執政黨。該黨很早就決定不與以新教價值觀爲核心的姐妹黨——基民盟(CDU,德國現任執政黨)——統一。他們不只單獨決定巴伐利亞邦的政策,同時也想影響全德國的政策。在聯邦議院總能聽見基社盟政客自信、大聲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全德國的人都知道施特勞斯、斯托伊貝、傑霍夫...這些基社盟的政治家,而他們習慣性地跟基民盟作對的行爲,也讓大家覺得很煩、很不爽。
另外在經濟層面上,德國面積最大的巴伐利亞邦,在二戰後的美國佔領時代,經過從農業經濟到工業經濟的產業結構轉變,在「經濟奇蹟」中快速成長,尤其仰賴機械製造讓巴伐利亞的經濟超越其它邦的發展。
到了1989年「鐵幕」慢慢被打開、1990年兩德統一以後,巴伐利亞從一個「西方世界」的邊陲地帶,變成位於歐洲中心的商業樞紐之一。基社盟的政治家常常強調:「我們漂亮的巴伐利亞」,正是因爲結合了傳統與現代、「手提電腦身穿皮褲」(Laptop und Lederhosen)才能那麼成功,並以此爲傲。
「我們漂亮的巴伐利亞」,正是因爲結合了傳統與現代、「手提電腦身穿皮褲」(Laptop und Lederhosen),才能那麼成功並以此爲傲。 圖/美聯社
但其實巴伐利亞人自己也很清楚,這樣的經濟發展並不「雨露均沾」:除了像慕尼黑、紐倫堡那樣的經濟中心以外,邦內其它鄉下地區依然發展落後。譬如,很多地方的網路到現在還是收訊很差,儘管邦首長索德(Markus Söder)一直強調寬頻擴建(Breitbandausbau)的未來計劃,但目前依然沒有具體的發展。
而慕尼黑的市民也常把這個市政府口中「有心臟的世界之都」(Weltstadt mit Herz),自嘲說成是個守規無聊、俗氣「土豪」的「百萬鄉村」(Millionendorf),與「貧窮卻性感」(arm aber sexy)的首都柏林形成對比。
從這可以發現,巴伐利亞人其實也很喜歡諷刺與批評自己的邦。每年3月在慕尼黑諾克亨堡餐廳(Nockherberg)舉辦的「吐嘈政客大會」(Politiker-Derblecken),就是政客們最討厭的傳統。在這個電視節目中,政客們必須承受當面被嘲笑的侮辱,卻又不得不參加,以免被選民看不起。
巴伐利亞就是棒!?其實慕尼黑的市民也常自嘲,這個城市不過是個守規無聊、俗氣「土豪」的「百萬鄉村」(Millionendorf),與「貧窮卻性感」(arm aber sexy)的首都柏林形成對比。 圖/路透社
不只如此,整個巴伐利亞邦的內在關係更加曖昧。
巴伐利亞有7個行政區:上巴伐利亞、下巴伐利亞、施瓦本、上普法爾茨、上法蘭克尼亞、中法蘭克尼亞與下法蘭克尼亞。一般人印象中的巴伐利亞文化多來自上、下巴伐利亞地區,但其實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與方言,尤其是北方的法蘭克尼亞地區。
這個地區比較晚跟「舊巴伐利亞」(Altbayern)地區統一,在19世紀初的拿破崙戰爭、維也納會議以後,才變成巴伐利亞地區之一。到現在,法蘭克尼亞的習俗依然保有獨特性,他們的方言跟巴伐利亞話不一樣,沒有傳統服裝;下法蘭克尼亞地區也不太喝啤酒,反而更流行喝自己栽培的葡萄酒。
這就像巴伐利亞文化在外國人印象中,常常代替德國文化,以上、下巴伐利亞爲主的文化,也常常代替巴伐利亞邦其他地區的文化,而慕尼黑又是其中最突出的象徵——如果巴伐利亞是德國的「天龍國」,那慕尼黑大概就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國,甚至連慕尼黑以外的巴伐利亞人有時候也會覺得慕尼黑人太過自以爲是。
「誰跟你自以爲是。」如果巴伐利亞是德國的「天龍國」,那慕尼黑大概就是天龍國中的天龍國 圖/路透社
要說這個邦爲甚麼會讓其他德國人「不爽」,也得講到巴伐利亞人的性格:有自信、很驕傲、特別頑固、覺得自己很厲害;有的人也喜歡開玩笑地強調巴伐利亞跟德國的差別,用方言強調「我們是我們」(Mir san mir),好像巴伐利亞不是德國的一部分。
在14日即將舉行的邦選舉之前,於民調中日漸失去領先優勢的基社盟,似乎也選擇用這種「唯我獨尊」式的巴邦印象,來號召選民。像是前邦長斯托伊貝(Edmund Stoiber)9號在訪談中語出驚人地表示:基社盟這陣子不好的表現,都是前幾年搬到巴伐利亞邦的「德國人」的錯。
現任邦長索德更在10月初,重磅宣佈要發展巴伐利亞自己的「Bavaria One」航天計劃時,背後沿用的計劃徽章竟然還是邦長自己的頭像,引來大批德國網友批評嘲罵。索德的過度自信與自戀,讓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計劃彷彿變成巴伐利亞與基社盟自大狂的象徵。
這種印象有時候當然也對巴伐利亞人造成困擾,幸好稍微交流以後也就沒事了。巴伐利亞邦是一個很複雜的地方,它與邦外的關係也很複雜,到任何地區都可以認識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巴伐利亞。我在這個邦出生長大,在上巴伐利亞與下法蘭克尼亞生活共30年,對我來說,它到現在還是個謎。
一張圖惹毛德國人——「我在這個邦出生長大,在上巴伐利亞與下法蘭克尼亞生活共30年,而對我來說,它到現在還是個謎。」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