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熱議被大陸取消免稅待遇
本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宣佈,自9月25日起停止對臺灣34項農產品免關稅待遇,引發島內強烈關注。
支持“臺獨”就是助紂爲虐
據臺灣《中國時報》19日報道,中國財政部網站18日發佈兩岸第三波中止關稅減讓項目,宣佈自9月25日起停止臺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財政部表明,臺灣單方面對大陸產品出口採取歧視性的禁止、限制等措施,嚴重阻礙兩岸經貿合作。隨後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強烈支持”,他說,大陸方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於2005年8月1日和2007年3月20日起,分兩批對原產於臺灣地區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有力幫助臺灣農產品開拓大陸市場,臺灣農漁民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但賴清德當局上臺以來,頑固堅持“臺獨”立場,至今仍單方面限制大陸1000多項農產品輸入,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福祉。陳斌華表示,支持“臺獨”就是助紂爲虐、自作自受,只會損害切身利益。
大陸宣佈將停止臺灣的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 資料圖
18日晚間,臺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發新聞稿表示“非常遺憾、強烈抗議”,還稱“早有準備”,已採取多項策略,使臺灣農產品外銷大陸的金額佔比下降。臺“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34項農產品不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早收清單上,恢復課徵關稅後,以2023年出口至大陸的情況來看,關稅評估約增加107萬美元,受影響最大的是釋迦和柚子,特別是去年恢復輸入大陸的釋迦。據統計,今年截至6月,臺灣釋迦已售至大陸6080噸、1790萬餘美元,目前適逢釋迦採收之際,恐怕會影響後續銷陸情況。
國民黨19日表示,民進黨執政以來對大陸只有對抗與仇恨、沒有善意與交流,更缺乏解決問題的誠意,還不斷破壞既有的政治默契,造成兩岸關係惡化,損及基層農民權益,而民進黨當局始終無法正面積極地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可謂極不負責任。“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則質疑,“農業部”聲稱大陸早已片面採取非關稅貿易障礙措施影響臺灣農產品,因此臺灣損失有限、影響可控,這一說法“有點何不食肉糜。”
“對臺灣經濟衝擊很大”
儘管民進黨當局說得輕描淡寫,但是島內普遍認爲大陸此舉對臺灣影響不小。臺灣聯合新聞網18日稱,本次停止執行免徵關稅的臺灣各項產品將恢復5%到20%不等的關稅,其中菠蘿釋迦、蓮霧、楊桃、棗、柿子、枇杷等關稅將恢復最高的20%,文旦柚恢復12%的關稅,鮮檳榔、鮮椰子、菠蘿等則是10%。
臺灣風傳媒19日稱,近兩年來,大陸已連續三波對臺採取經濟措施。第一批宣佈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是在2023年12月21日,涉及早收清單中的丙烯等12項石化產品。第二波134項產品涵蓋石化、紡織、機械、鋼鐵及金屬等,稅率恢復到1%至12%,影響臺灣出口金額約98億美元,如果加上首波中止項目合計近120億美元,佔ECFA早收產品出口金額已近八成。這次第三波農產品涉及34項,也就是說,累計已有180項產品被中止關稅減讓。文章直言,這對臺灣經濟衝擊很大。
大陸第三次中止ECFA有關項目的關稅減讓 資料圖
“不允許這種情況繼續發生”
聯合新聞網19日稱,本次停止執行部分臺灣農漁產品免徵關稅政策,不免讓人想到大陸去年就臺灣地區針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的貿易壁壘調查,其後認定臺當局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存在不平等貿易壁壘。臺灣逢甲大學國貿系教授楊明憲認爲,這次取消關稅不完全是貿易壁壘調查所致,而是因爲兩岸都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且臺灣確實對大陸採取了不對等制度。臺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臺大農經系前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表示,兩岸ECFA的十年期限已過,當然應該回歸WTO正常的關稅體制。
臺灣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認爲,這應該是大陸在迴應臺灣高層所發出的信號,包括賴清德最近一連串針對兩岸關係的說法,以及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在“臺北安全對話”發表的相關演講、民進黨當局針對聯合國2758號決議相關論述等。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表示,此前臺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幾乎都是免稅,如今由於民進黨持續不斷加碼“聯美抗中”,兩岸關係越發緊張。臺灣從大陸獲得的鉅額貿易順差被民進黨當局大肆揮霍,購買美國武器,大陸當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臺北青年王先生表示,大陸從臺灣地區輸入農產品,並不是因爲沒有貨源,而是希望幫助臺灣發展經濟。但這些年民進黨當局一再破壞兩岸經貿往來,大陸停止對部分臺灣農產品免徵關稅,是要讓臺灣民衆進一步看清兩岸目前不對等開放的經貿關係,“可以預見,臺灣農產品失去關稅優惠將導致對大陸出口量銳減”。臺灣宜蘭蘇澳劉姓漁民表示,大陸是臺灣農漁產品最大的外銷市場,如果失去大陸市場,臺灣冰鮮白帶魚整體出口產值必然要承受衝擊。他呼籲民進黨當局儘快與大陸商談解決相關事宜。
大陸是臺灣農漁產品最大的外銷市場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