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送孩子出國留學?
回答一個滿級讀者的問題。
他問我的問題非常簡單,就是送孩子出國留學這件事,到底還劃不划算。
首先,當你問出劃不划算的時候,有一個默認的前提已經存在了。
那就是你還要回來。
假如這個學生,他不回來了,意思是說,他以後都在海外工作了,那就不存在劃不划算的問題。
這是一個認可度的問題。
你哪怕在國內讀的是清北,都不一定有當地那些國際排名比清北略微靠後的學校的招牌好使。
因爲強龍不壓地頭蛇,人家國家的人,未必知道清北是什麼。
所以說,劃不划算這個問題背後的潛臺詞,一定是你回來,你留學之後,回來工作。
那麼這個問題就非常簡單了。
純粹站在教育投資的角度看,你只需要參考一個指標。就是你去海外留學的這個學校,回國之後,他的牌子在國內企業的認可度溢價,能否覆蓋你留學的費用。
好比你在國內讀A校,去海外讀B校,B校幾年的學費生活費比A校多了幾百萬,但是B校回國之後,企業的起薪高,升遷快,B和A在企業那裡的差值,可以彌補你那幾百萬多出來的教育費用。
如果可以,就是划算的。
你可以自己去打聽下,一般來講,別說100%彌補,彌補50%,甚至30%都非常艱難。
也就是說,你把這看作一門生意,它是淨虧的,無非虧多少。
但是,你注意,我要轉折了。
對於這個提問的滿級讀者而言,賬不是這樣算的。
昔日乾隆要平定準噶爾的時候,大臣們都反對,理由是不划算,這地方拿回來,也是我們給它轉移支付。
乾隆力排衆議,他說,我們不能只算經濟賬,也要算政治賬。
他能說這句話的前提,還是家裡有餘糧嘛。
所以小到一個家庭,也是一樣的,你到底應不應該只算經濟賬,要看你家的條件。
當你們家一年的收入,可以覆蓋孩子全部的留學費用時,我認爲,留學是值得的。
這件事的作用不在於學歷,而在於給到你更多比較的對象。
我那天系統性的講預期管理的時候,詳細闡述了溢價產生的原理。
溢價實際上是因爲什麼產生的?因爲人的見的太少產生的。
我們來看一個現象。
單位裡面,領導總是喜歡安排大家做一些其實不打糧食的事情,就是說和盈利無關。
越是非民企,越是普遍。
明明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還搞的很重要的樣子,又是評比,又是排名。
然後還要分個優良中差,搞得好像誰比誰高了半級,年底就能多分條帶魚似的。
民企裡面也搞這套的。
能升管理層的就升個小組長,出門在外見客戶,還允許你名片印總監的頭銜。
不能升管理層的,也給你各種所謂的提升路徑。什麼高工,資深高工,甚至到後來,都有企業內部的科學家,首席科學家。
就跟金融機構裡面的首席分析師一個調調。
這套東西的目的是什麼?
就是增加你的沉沒成本預期。
我講過,人的決策系統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受到預期左右的。
你要跳槽,又留戀自己在原單位首席的頭銜,就會產生一種損失厭惡的情緒。
你會覺得好像自己損失了什麼似的。
這個損失厭惡的預期,會導致新單位給你的加薪,都不香了。
因爲原單位有很多確定性,你知道工作體驗是什麼,新單位有很多不確定性,你唯一能確定的是加薪了,但是你不知道去了之後,自己是否還是首席,是否還能得到內部認可的那種“地位感”。
你看,這個東西在左右你的決策。
原單位並沒有多掏錢,人家就玩了一套升職不授權的把戲,就把你的人,給套路住了,這就是對你的預期管理。
實際上,新員工同樣要面臨這個。
我們有沒有想過爲什麼經常會出現面試造火箭,進去擰螺絲的局面?
如果說只是應聘者衆多,那篩選就是了,也用不着把面試階段搞得那麼正規,搞出那麼多形式環節吧?
這又是爲什麼呢?
同樣,是爲了增加你的沉沒成本預期。
你進去之後,天天在擰螺絲,你也想走。
但是每每想到自己可是過五關斬六將,面了七輪造火箭才面進來,又通過三個月地獄般的試用期才轉正的。
你就不想走了。
看懂了麼?他們還是在預期管理你。
那我問你一個問題,爲什麼他們對新老員工的預期管理能夠奏效?
答案很簡單,因爲公司是個封閉環境,因爲你經歷的少。
你天天見來見去就那幾個人,就那幾張面孔,就是領導的那些個說辭,你就被同化了。
越是那種一畢業就進了某家單位的人,越是做得久了,他越是會把自己的一切都和這家單位的那套預期管理機制聯繫起來。
你某一天不讓他幹了,他可能覺得自己人生的意義都沒有了。
所以實際上他爲這份工作支付了什麼?
支付了自己全部的人生。
你去看那個街頭賣饃的,他有沒有這種念頭?
沒有。
他覺得他只是賣饃,他又不是賣自己,他不會爲了哪個客人出賣自己的人生。
你愛買就買,不買我就賣給別的客人了,如果不能賣饃,他就賣茶葉蛋去了。
他的內心之所以有這樣的鬆弛感,是因爲他面寬。
你看着他只是個不起眼的小攤販,實際上他面對的,是廣闊的社會。而你,只是你們單位某個部門某個環節下的一個螺絲釘。
回到我們的留學話題。
大學不僅僅是讀書的地方,也是感受生活的地方。
多年以後,你固然會回到國內工作,但是你有一份記憶,你知道在地球的另一個角落裡,生活着另一羣人。
他們有他們的工作方式,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
所謂選擇,不是說一百多種鞋子,一定某一種鞋子最好,什麼都好,對任何人都好。
從來不是這樣的。
所謂選擇,是說我有機會把這一百多種鞋子都看一遍,甚至某些還試穿下,最後我根據自己的需求,做了選擇。
那麼此時此刻,你是平靜的。
你都見過了。
就像前面我們講的,你覺得原單位一定不好麼?
答案是不一定。
可能你辭職,跳了一輪,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原單位,但是這時的好,就是真好了。
你沒有中間這個直面社會的過程,你儘管人待在原單位,可是你心不甘的。
你老是琢磨我是賣貴了還是賣便宜了,我這輩子值不值呀。
那你就很難受,始終都很難受,彆扭了一輩子。
你看內媒上罵得最兇的兩撥人就是關於國內國外。
有些人把國外說的一無是處,有些人把國外說成了燈塔。
這種評價是沒有意義的。
因爲每個人在國內所處的行業,所處的生態位,和他在國外所處的行業,生態位,都是不同的。
就像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你比不出結果的。
天底下所有的國家,都有優點,也都有各自的問題,那個優點是不是能夠適配你本人,那些問題是不是正好落在你頭上,纔是關鍵。
你把全世界的這一百多個國家,可以看作一百多個商家。
天底下沒有商家不對客人進行預期管理的,都會說自己好,就像每一種方便麪上面的牛肉都是大顆粒。
實際上你挨個吃過去就知道,都不是牛肉麪,都是方便麪,包裝袋裡面的和外面的,都不一樣。
所以打破預期管理最好的方式是什麼?
就是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