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泊裡趕大集
來源:經濟日報
每一個經歷過山東農村生活的人,心中或許都存有一份關於趕集的鮮活記憶。
我也不例外。1988年,我出生在青島西部的一個村莊,在物質生活並不豐裕的童年時期,農村大集承載並滿足了我對生活的許多期待。
最近,藉着回老家的機會,我又去趕了一次大集,勾起了過往的回憶,也感受到了大集在新時代的生命力。
一
年少時,總盼着趕集。每到這天,天還未亮透,便會被爺爺喚起。聽到要去趕集,睡眼惺忪很快被興奮所代替。沿着鄉間小路邁向大集,空氣中都瀰漫着歡樂的氣息。
離大集越近,鼎沸的人聲越清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耳畔滿是嘈雜的叫賣聲。即便是最喜歡清靜的人,恐怕也很難排斥這充滿煙火氣的熱鬧喧囂。
相比城市的商超,農村大集的佈局雜亂,但卻充滿一種原始生命力。農副產品散發着泥土的芬芳,翠綠的黃瓜帶着清晨的露珠,鋥亮的西紅柿透着紅豔的光澤。賣菜的老農們形態不一,憨厚的笑容,誇張的表情,扯着嗓子叫賣之餘與攤前顧客討價還價。
對山東農民來說,趕大集是一種充滿儀式感的生活。無論是生活需要的米麪糧油、魚肉果蔬,還是生產需要的農具、種子,農民們都習慣在大集上認真挑選、採購。因此,趕集的成果事關生活和生產的質量,馬虎不得!
在山東,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大集的鄉鎮,而且大多數鄉鎮都有好幾個大集。一個鄉鎮大集的時間,影響着當地農民的“時間表”,人們甚至會按此安排生產生活。大集一般以五天爲一個週期,一個大集的開集日期往往爲農曆逢一逢六,或逢二逢七,抑或是逢三逢八、逢四逢九,根據集市的規模又可以分爲大集和小集。
每到開集日,鄰里鄉親三五成羣,結伴趕集,一路歡歌笑語。空身而去,抖掉幹農活的疲憊;滿載而歸,充滿對未來的期待。
二
泊裡大集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西南一隅,農曆逢四逢九開集。在這裡,趕集人的休閒心態集中體現在“吃”上。
很多人來到泊裡大集,並不急於採購,而是先找個小吃攤坐下。酒足飯飽之後,再去各個攤位搜尋自己想買的商品。
海鮮,無疑是食客們在泊裡大集的最愛。中國約有1.8萬公里海岸線,數量龐大的食材貯藏其中。泊裡鎮南望黃海,北靠藏馬山,依山傍海,漁獲頗豐,附近海域的對蝦、牡蠣、螃蟹、海螺、章魚等海鮮品質上乘。
泊裡大集如同一條紐帶,把食客們與這些大自然的饋贈緊密聯繫在一起。每逢大集日,漁民們就會帶着剛剛捕撈的新鮮海貨來到大集。帶着大海味道的魚市,比其他區域更加擁擠、嘈雜,也更加生機盎然、恣意張揚。
千百年來,大海慷慨地養育着這片土地上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青島人吃海鮮,不僅是爲了滿足口腹之慾,也是在迴應與大海之間深入骨髓的情感聯繫。
不知從何時起,泊裡大集有了一道鮮美的小吃——海鮮燴餅。食客們先去魚市,根據自己的喜好買齊各種海鮮,帶到小吃攤上交給攤主,付上15元到20元的加工費,就能吃到一碗熱乎乎的海鮮燴餅。
聊起海鮮燴餅的做法,36歲的程煥娟脫口而出:“用新鮮的五花肉打底,蔥姜爆香,煸出豬油香味後倒入水,然後依次加入各種海鮮,最後再加入燴餅,用胡椒提味後起鍋。雖然是‘燴’,但不能把所有海鮮同時倒進鍋裡,要根據海鮮易熟程度,排個先後順序。比如,蛤蜊相對易熟,可以晚點入鍋,八帶魚比較難熟,要早一些。”
23歲那年,程煥娟從父親手裡接過班,和丈夫開始在泊裡大集做海鮮燴餅。每到大集的日子,她凌晨3點就支起攤,做各種準備。天矇矇亮,食客們陸續到來,程煥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不會辜負人們的勤勞。她做的海鮮燴餅名聲越來越響,不少人特意從外地趕來,只爲吃這一口美味。
“客人多的時候,我們一天要做近2000份海鮮燴餅,毛利1萬多元,家裡的日子越來越好。”算起賬來,程煥娟的聲音爽朗,一天的疲憊也無法掩蓋臉上的笑容。
在農村商品供給有限的年代,趕集人要想買到物美價廉、稱心如意的東西,時機很重要。一個“趕”字,準確體現了趕集人的心態。
正如明恩溥在其著作《中國鄉村生活》中寫的那樣:“中國人並不介意徒步走上三裡或八里甚至十來裡去一個市場。”農民在開集日天不亮就出門,走上小半天到大集,再平常不過了。
如今,交通越發便利,物資供應來源逐漸多元,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趕”的必要性也不復存在了。如今,越來越多的趕集人多了一份休閒的心態。
三
山東大集以歷史悠久著稱。泊裡鎮祥和、泊裡管區主任周衍默道出泊裡大集的歷史:“泊裡大集最早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在二十世紀上半葉幾乎毀於戰亂。新中國成立以後,這裡重新‘活’了起來。隨着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農村商業逐漸繁榮,泊裡大集的規模不斷擴大。經過多次搬遷,從過去的沿路而市,變成今天擁有160畝專屬區域的大集。”
展現古老傳統文化的本地手工藝品,是泊裡大集歷史的見證者。其中,以泊裡紅席最爲知名。
關於紅席起源時間有多種說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經歷了漫長的發展與傳承。泊裡鎮編席從業人員衆多,泊裡大集則是著名的紅席集散中心。
青島農村的席子消費頗有剛性。每到過年,給家裡的炕上鋪上新席子,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當地有句諺語:炕上沒有席,臉上沒有皮。
精美的工藝,讓泊裡紅席在當地極受歡迎。紅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交叉編織而成的,其有各種不同花紋的圖案,光滑柔軟,美觀輕便。從種高粱到完成編織,總共20多道工序都要手工完成。
如此繁瑣的工序,楊佔霞卻“閉着眼都知道怎麼幹”。從小耳濡目染,她跟着父母編紅席;結婚後,她又跟丈夫和公婆一起編紅席。
楊佔霞說,泊裡紅席和泊裡大集養育了她和許多鄰里鄉親,“過去在我們村,幾乎家家都編紅席,帶到泊裡大集上去賣。特別是到年集,賣席的攤位一眼望不到頭,買席的人更是絡繹不絕。靠着在大集上賣紅席,鄉親們過了一個又一個年關”。
城鎮化進程中,越來越多村民住進了樓房,家家戶戶做紅席的景象也不復存在。楊佔霞的紅席銷售也從大集轉到了線上,從自己編了賣變成客戶定製款式。
泊裡大集與紅席沒有失去聯繫。爲了讓紅席等傳統文化傳承賡續、發揚光大,當地政府在大集設置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邀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現場演示編織紅席等工藝。不少遊客到此駐足觀賞,拍下視頻,發到網上。
四
熟悉泊裡大集的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大集正在向前跑。
2018年,青島地鐵13號線開到泊裡。從此,來這裡趕集的人不再侷限於十里八鄉的鄉親,多了許多幾十裡乃至上百里之外的城裡人。如今,每逢開集日,地鐵上滿滿當當都是趕集人,他們帶着對大集的好奇與嚮往,踏上了這趟充滿煙火氣的旅程。
短視頻的興起,讓泊裡大集的知名度擴散到全國。看着無處不在的鏡頭,攤主們從最開始的無所適從,到如今的侃侃而談,甚至自己註冊賬號開啓了直播。他們熱情地迴應着手機裡的提問,介紹着大集上的美食和手工藝品,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和熱度。
巨大的客流和不斷提升的知名度,讓泊裡大集越來越熱鬧。如今,大集攤位數已經達到3000多個,年交易額達到8億元。
飆升的數字,考驗着當地政府的管理智慧和能力。管理者們在思考,如何把握住人流和網絡熱度帶來的發展機遇,讓3000個和8億元的數字變得更大;也在思考,如何在保留大集傳統味道的同時,讓趕集人在這裡逛得方便、吃得安心。
於是,大集上垃圾桶的清理頻次越來越高,周邊道路越來越通暢,排水設施越來越完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大而有序、雜而不亂。遠道而來的遊客,還可以到大集東側的暖心小屋休息、充電,尋求路線指引。
每到開集日,泊裡鎮黨建辦公室副主任陳曦都格外忙碌,他要把此前確定好的活動項目在大集上落地:與大學合作進行移風易俗宣講,與醫院合作給老百姓進行義診,與企業合作開展食品安全科普,聯合鎮司法所開展普法宣傳……
在陳曦看來,把安全、便利和法律知識帶進穿梭的人流,帶給儘可能多的趕集人,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大集的客流量越來越大,對我們是壓力,更是機遇。把這些工作做好,泊裡大集就會越來越好,當地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好”。
走出大集,轉身回望,喧囂聲依舊。傳統與現代在這裡交融,回憶與憧憬在這裡碰撞。大集獨特的生命力,影響着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 (作者:袁 勇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