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普丁按下新冷戰按鈕
(圖/烏克蘭總統府)
外界原本認爲「新冷戰」將以美中對抗爲主軸,24日普丁揮師俄軍進攻烏克蘭首都基輔,卻令西方陣營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急劇爆發。烏克蘭淪陷並不會減輕中美對抗的戰略壓力,反而意外加速了鐵幕的再次落下。臺灣當然不是烏克蘭,但面對即將掀起的「新冷戰」,臺灣人民真的準備好了嗎?
從電視、網路畫面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即便烏克蘭政府坐擁自由世界的道義支持以及美方的軍事援助,但因西方無意直接介入戰爭,俄羅斯輕而易舉就攻進烏克蘭。這一幕其實是在提醒臺灣,若北京真的下定決心武統臺灣,在兩岸硬實力的懸殊差距之下,戰局很可能在一夕之間塵埃落定。
但問題的關鍵並非是「攻臺」的軍事問題,而是武統之後如何治理臺灣、如何駕馭國際情勢的政治問題。因此,以北京目前對臺策略來看,模仿普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否則還搞什麼經貿交流、融合發展?甚至連「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都不必了。
此次俄羅斯的軍事行動帶來了嚴重的國際政治效應,那就是冷戰結束後30年的經濟全球化、和平發展的美好時代很可能就此戛然而止。雖然美國和西方陣營沒有正面與俄羅斯對抗,但烏克蘭若陷落將直接觸發以下三個地緣政治後果:首先,美歐再度捆綁爲「命運共同體」,梅克爾時代獨立自強的「歐洲願景」徹底化爲灰燼,隨之而來的是北約更加堅定的東擴進程,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對立將更尖銳。
其次,中俄對西方陣營共同而強烈的安全焦慮感,將促使兩國更緊密聯合,隨着西方全面制裁俄羅斯,莫斯科將更依賴北京的金融體系,這也會引起西方對中國大陸的警惕。
最重要的是,「臺灣是下一個烏克蘭」的認知將逐漸在西方決策層深入人心。儘管北京和蔡政府均強調臺灣和烏克蘭有本質的不同,但從宏觀地緣戰略角度看,當「新冷戰」鐵幕的西線已在東歐地區全面落下,那麼東線何時落下就變成只是時間問題。
今年年初,北韓明確拒絕《終戰宣言》,已透露出先導訊號,美國印太戰略與AUKUS合作的持續推進,輔以西方軍事力量在中國周邊海域「自由航行」的宣示,早就爲「新冷戰」鐵幕在臺海、南海地區的落下做了充分預備。可以預見,俄烏戰爭後,臺灣在軍事、外交上將獲得更多西方陣營的支持,大陸必將以更高壓的軍演行動予以反制,臺海情勢陷入「莫非定律」朝最不堪的方向演變,並非危言聳聽。
普丁乃至俄國根本不怕打「新冷戰」,原因很簡單,絕大多數的俄國人民都是全球化時代的棄兒。反觀臺灣和大陸都是冷戰後全球化的受益者,而大陸的和統方案本來也是基於「後冷戰」的時代背景,經由交流合作逐步達成融合遠景。然而,客觀事物的變化往往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當「新冷戰」鐵幕落下幾成定局,臺灣究竟是做區域和平的緩衝區,還是做強權對峙的最前線,可供思考、選擇的時間真的不多了!(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