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義覺迷》感恩節是這樣感恩的嗎?(王建煊)

感恩節在美國、加拿大等許多西方基督教國家,他們各種慶祝活動中,甚受大家注意的就是火雞大餐。(圖/臺北萬豪酒店提供)

11月23日是感恩節,這幾乎是世界性的大節日。在美國等西方國家從感恩節開始,一直到聖誕節,大家都活在過節的歡樂氣氛中。很多百貨公司等營利事業,一年的盈虧端視這一段時期生意興旺來決定。

談到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的由來,要追溯到1620年;當時由於英國清教徒爲要逃離宗教迫害,1620年9月102位清教徒乘船五月花號(The Mayflower),從英格蘭到新大陸,於1620年11月21日到達美國麻薩諸塞州靠岸,歷經66天;因爲寒冬難耐,乘客100人一半病死,只剩下50人,其情況真像末日來臨。但在看不到一絲希望的時候,印地安人突然伸出援手,帶來大量物資,讓他們九死一生;印地安人且教他們種玉米、打獵、捕魚等各種生活技能。

這些清教徒移民活過來了,1621年9月迎來第一次大豐收,爲了感謝上帝及印地安人的恩典,大大的慶祝了3天,邀請印地安人蔘加;酋長帶了90位族人與會,食物不夠,酋長遣人回去帶了許多食物,火雞、魚、鹿肉、草莓、真是應有盡有,甚是美好!

但是這樣慶祝感恩的日子並不長,後來印地安人與白人移民發生磨擦,而致激烈的衝突,戰事不斷。白人仰仗先進武器,對印地安人進行慘不忍睹的屠殺;1814年美國政府規定上繳印地安人頭蓋皮,政府發給獎金,12歲以上發100美元,女人及12歲以下孩童頭蓋皮50美元。1830年國會更通過印地安人驅逐法案,發動1000多次軍事行動,到了1890年,基本上完成滅絕印地安人的作戰任務。全美的印地安人由千萬人減到只剩80萬人,其進行的是種族滅絕及文化滅絕,這就是美國人對恩人感恩的方式。

瞭解歷史的人,提到感恩節就會全身不自在,因爲過分愧對恩人,因此許多有良知的人,他們拒絕過感恩節;例如美國著名女星安潔莉娜裘莉曾說:我們不過感恩節,因爲他是個屠殺的節日。

感恩節另一個感恩對象是上帝,但是美國現在信仰上帝的人數大量減少。美國人口中自稱是基督徒的人,已自2007年的78%,下降到現在的63%,每年有4000所教會關門,每天超過3500人離開教會,每間教會平均僅65人;英國過去10年,教會也減少2000間。對上帝感恩,是這樣感恩的嗎?

感恩節在美國、加拿大等許多西方基督教國家,他們各種慶祝活動中,甚受大家注意的就是火雞大餐。根據美國火雞協會2017年的統計,美國每年感恩節吃掉的火雞約4600萬隻,復活節1900萬隻,聖誕節吃掉2200萬隻,火雞生在美國真是倒楣透頂。但每年美國白宮都會由總統特赦兩隻火雞免死,並被送到很舒服的地方終老,真是愛心滿滿的行爲啊!這邊白宮在作秀,顯示美國人的愛心,可是當晚白宮就有火雞大餐,全國幾千萬只火雞下了愛心滿滿美國人的肚子。這樣講,好像在數說美國人愛心上的矛盾,其實這在其他國家,也差不多嘛!

感恩節是白人爲感謝恩人印地安人而有的節日,但後來美國人與印地安人發生磨擦,開始屠殺印地安人,千萬印地安人被殺到只剩下80萬人,對救命恩人殘暴之回報,一想起就令人七孔冒火。

但這種忘恩負義的事,不僅發生在美國印地安人身上,全世界有歷史以來,這樣忘恩負義的事幾乎天天發生。

最近這個月,先總統蔣介石59箱日記,自美國運回國史館,國人對蔣總統可有更深瞭解。蔣總統在臺灣人心目中,由於受到許多莫須有,或小事放大的污衊,以致發生許多忘恩負義的事,最顯著的是各處蔣的銅像被遷出,遺棄各地,有人將銅像砍頭,在銅像上抹紅漆,對銅像小便。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像將被移走,中正紀念不復存在。臺灣人民對蔣總統真的是這樣憤厭,必除之而後快嗎?

臺灣的兩蔣時代是臺灣發展最有基礎的時期,人民能有好日子過均奠基於兩蔣時代。這些細節我都不想多談,只想告訴各位,當年中共對臺灣的政策口號是「血洗臺灣」,如果當時中共真的侵犯臺灣成功,臺灣將血流成河,現在這些檯面人物及其父執輩,早已不知死活,還能奢談現在的風光嗎?靠的都是先總統蔣公的毅力,守住了臺灣海峽,臺灣才免於被血洗呀!簡單說,先總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對恩人我們的表現,是不是也像五月花號的美國人一樣,將恩人印地安人屠殺盡淨呢?談到感恩節,美國白人對印地安恩人的屠殺行爲,再想到臺灣人民對蔣總統銅像砍頭泄憤,我的心中,只有仰天長嘆!

編輯人語

廁身新聞界逾50載有餘,遍及所謂政要,歴經閱人無數,真掩鼻而過者,不知何以所措 ! 但見得王建煊先生鮮少可比,正是聖經所說:「就是行爲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

芸芸衆生,「當東而西,當啄而飛,隨飛隨啄,羣雌粥粥」,任人嘈雜喧譁詖辭。反觀,王建煊酷愛說實話,做實事,爲人信實,故而《優傳媒》特藉「大義覺迷」四字,解「大義直言,覺知迷思」之意,邀以專欄;並與同好傳媒紛紛連袂,共襄盛舉。

自6月1日起每週四見刊。且不言是否震聾發聵,但望各方有心之人投石入水,絲絲漣漪;趨行接近,飛逝遠颺。以饗讀者。

~~周天瑞 識

(作者爲前監察院長,本文原刊《優傳媒》,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