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生壓力最大!疫後大專學生更憂鬱 專家揭可能原因

新冠疫情後,大專學生有憂鬱傾向的比例達25.5%,相較疫情前增加約9個百分點。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今日公佈「112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研究報告」,結果發現大專學生有憂鬱傾向的比例相較疫情前增加約9個百分點。對此,專家認爲可能的原因包含技能被AI取代,因此對未來感到困惑,以及疫情期間學生缺乏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互動,導致人際關係上的問題。

112年大專學生壓力調查研究報告針對全國北、中、南、東大專學生總共1635人進行壓力調查,發現新冠疫情後,大專學生有憂鬱傾向的比例達25.5%,相較疫情前增加約9個百分點。其中,壓力前三大族羣分別爲大三、大四及大一學生,而造成學生憂鬱的壓力來源包括未來規畫、家庭、經濟、課業及人際關係等等。

對此,文化大學學生諮商中心主任林玉琪指出,現場確實有發現大三學生壓力比較大的狀況,這個階段是大學的下半場,學生開始要考慮到未來的工作,且近年AI蔚爲風潮,有些學生髮現自己努力學的技能開始能被AI取代,也就會對未來的去向感到困惑。

從事心理諮商工作30多年的臺師大心田諮商所諮商師樊雪春也說,現在的大學生不像20年前,能確定畢業後就有工作,所以大三、大四學生的焦慮值非常高。且大學文憑的「含金量」正逐漸下降,就讀大學的大筆花費可能助長學生面臨經濟現實的壓力,更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

除此之外,疫情期間學生因線上課程幾乎都沒有到學校,缺乏與朋友之間的聯繫,學生回到校園後,林玉琪也在諮商中心處理到一些人際關係的問題。樊雪春表示,疫情的隔離降低學生之間的真實互動,缺乏人與人面對面帶來的親密感,會助長學生的焦慮和壓力。

對於面臨壓力的學生,林玉琪表示,臺灣學生普遍自我要求很高,覺得自己都做不到,要不就是很努力、要不就是放棄自己。她建議學生好好地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狀態與優缺點,學習用相對持平的眼光自我檢視。

樊雪春建議大學教師不要用全面採用線上課程,增加學生能線下互動交流的機會,尤其線下課程特別的地方,「是學生下課後可以一起去吃飯」。另外,她也希望大專校院增加學生工作實習的機會,以免學生投資了4年卻發現學非所用。

針對本次調查結果,教育部表示,考量學生問題日益多元且複雜,專科以上學校的學生輔導需求增加,除了調整輔導人員的編制外,也透過補助課程教學及活動參與等方式,協助學生覺察自身狀態,例如開設通識教育課程、強化校園心理健康活動、自殺防治守門人培訓、提升專業知能活動以及精神科醫師駐校諮詢鐘點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