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許願池”,新的一年生意興“龍”

大年初五迎財神在刷屏。新媒體無孔不入的時代,人們會發現社會“初五迎財神”的熱情特別高漲。

舊的與新的,並不天然就水火不容。也完全可以實現更輕盈、更絲滑的傳承,這可能與大年初五迎財神這個年俗,恰好對接和呼應了當下社會對於經濟不斷髮展、社會蒸蒸日上的諸種期盼。

“財神到,財神到,好心得好報”一曲傳唱大江南北的粵語歌曲《財神到》幾乎成了很多地方過年的氛圍擔當。對財神的崇敬、對財富的追求,一曲道盡華人的精神所繫。人們對於財富不再吝嗇表達自己的追逐願望,本身就是社會心理髮生潛移默化變遷的徵兆。

迎財神、拜財神,希望財運亨通,是最樸素的公共心理。有意思的是,當天有超30萬人打卡了財政部社交平臺許願池,希望自己能早日交45%的個稅。同樣也是大年初五,中國政府網以《新的一年,生意興“龍”!》爲題,彙總和梳理了一年來國家各職能部門爲充分激發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而陸續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雖不是新鮮出爐,但依舊可以說熱辣滾燙。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正式公佈,重磅文件領銜,引導全社會進一步正確認識民營企業的重大貢獻和重要作用,培育尊重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創新創業的輿論環境,增強企業家的榮譽感和社會價值感。沉甸甸的政策態度備受矚目,同時預示着一系列利好民企發展的大禮包陸續走上前臺。

2023年8月,國家發改委等多職能部門聯合發文,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8條具體舉措,聚焦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持、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5方面。推動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以“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緊隨其後,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2條舉措,聚焦“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銀監會等8部門發佈金融支持民營經濟25條舉措,持續加大信貸資源投入,暢通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渠道。

多部門持續釋放政策善意,就是在向社會反覆重申,中國政府尊重和保障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決心不會變。而民營企業、民營經濟對於中國社會發展,毫無疑問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不誇張地說,撐民營經濟,就是在挺中國經濟的前景和未來,也是在爲數以億計的普通國民保飯碗。而從政策保障層面來看,多部門頻繁釋放的善意、誠意需要的是下一步具體到企業、商戶的體驗與實惠,以及一個個真刀真槍的政策落地。

中國幾十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無商不富,無企業不經濟。市場經濟,法治社會,纔是真正的財富源泉。企業的持續向好發展,尤其需要高質量高水平的地方營商環境。可以說,營商環境的法治化市場化,比陽光和空氣還重要。

當民間大年初五迎財神的年俗遇上中國政府網盤點回顧的政策利好,這無疑是一次心願與誠意的相遇,政商良性順暢互動。在商戶迎財神的熱望中,政府各部門更要及時捕捉和讀懂公衆對於政通人和、營商環境改善的百種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