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輕鬆摧毀」美軍航艦? 專家分析4大關鍵

專家指出,中國大陸若想靠反艦彈道飛彈「輕鬆摧毀」美軍航艦,還須考慮衛星追蹤能力、殺傷鏈穩定性、移動目標攻擊能力、打擊羣防衛能力等4大關鍵。(示意圖/DVIDS)

智庫研究員先前表示,中國大陸據稱已能靠衛星協助反艦彈道飛彈發動攻擊,恐將「輕鬆摧毀」美軍航空母艦;不過退役美國海軍軍官22日指出,共軍若想達成此目標,還須考慮衛星追蹤能力、殺傷鏈(kill chain)穩定性、移動目標攻擊能力、打擊羣防衛能力等4大關鍵。

在美國海軍現役及預備役擁有長達21年資歷的前水面作戰官(Surface Warfare Officer)賽頓(James Seddon)投書軍事新聞網站「任務與目的」(Task & Purpose)表示,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資深國防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R. Heath)先前依據《南華早報》報導,稱大陸衛星技術獲得突破,共軍可能已全面掌握反艦彈道飛彈運用能力,恐讓美軍航艦在臺海戰爭中「毫無用處」。

不過賽頓指出,如果前述衛星技術使用可見波長(visible wavelength)感測器,則追蹤能力將被夜晚、雲層等光線條件嚴重干擾;若其主要瞄準航艦打擊羣釋放出的電子信跡,便可能在美軍輻射管制(EMCON)措施下受到影響。

假設大陸衛星確實能夠持續探測、識別與追蹤美軍航艦,相關資料仍須透過地面資料接收站、飛彈發射單位等分別屬於不同組織的設備與網路,才能協助反艦彈道飛彈確實擊中目標;這類殺傷鏈體系在和平時期就須耗費極大心力維護,更別提戰時還會遭遇網路與電戰攻擊的干擾。

而雖然共軍宣稱其反艦彈道飛彈曾在試射時命中海上移動目標,卻未提供目標航速等細節;賽頓表示,若飛彈飛行25分鐘,美軍航艦屆時可能已移動至13海浬(約24公里)或更遠的距離之外,將大幅提升飛彈錯失目標的可能性。

最後,就算反艦彈道飛彈成功抵達美軍航艦打擊羣上空,後者也還擁有多種反制手段,包括具備彈道飛彈終端攔截能力的標準6型(SM-6)防空飛彈、艦隊的高速不規則機動航行、妨礙感測器運作的干擾絲等。尤其是反艦彈道飛彈在最後階段以極高速飛行,其終端導引系統本就在空氣摩擦引發的極高溫等負面條件下面臨重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