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臺示好與示力的轉變

(示意圖/達志影像)

過去幾年由於疫情與嚴苛的中美貿易戰和科技戰,大陸經濟成長逐漸下滑,網上也很多大陸人自認經濟形勢不佳。原就喜歡報導大陸負面新聞的臺灣媒體更是見獵心喜,近半年來所選擇性呈現的中國經濟形象更是一片蕭條與灰暗。

然而,最近有兩個與中國經濟相關的好消息。第一是「五一經濟」的火熱,這是中國大陸告別過去3年疫情干擾,內需經濟強勁復甦的縮影。第二則是在各國經濟疲弱下,今年第1季中國貿易進出口總值意外增長4.8%。這表明即使全球大環境不利,中國經濟核心的出口引擎仍然平穩強勁。

很多大陸人覺得經濟情況不好,首先是因爲相比於過去習以爲常的高速成長逐漸不再;其次是對美國的進出口停滯了。但代表產業升級的新能源產業崛起,以及貿易對象逐漸從美歐轉移至一帶一路國家,顯見其仍有巨大的潛力。

在此同時,臺灣從去年第4季經濟開始陷入負成長,景氣滑入蕭條。特別是臺灣長期引以爲傲的經濟引擎之一的半導體產業,由於受到地緣政治的衝擊的干擾,陷入了前景不明與敵友難分的的尷尬境地。今年第1季臺灣的經濟繼續衰退3.02%、出口貿易衰退19.2%,這是14年來臺灣經濟的至暗時刻。

臺灣在經濟上遇到了嚴苛的挑戰,然而,神奇的是:臺灣特定媒體卻總是喜孜孜地選擇性呈現大陸經濟衰退的樣貌。看這些有色媒體所呈現的新聞,總會讓人不僅懷疑:是不是自己的智商受到侮辱了,還是他們在侮辱自己的智商?或是他們在進行某種脫離現實的虛擬認知催眠?

認知活動在人們的心理或行爲上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與作用。認知中國經濟是虛弱、不堪一擊,或即將崩潰的,所以產生了兩種合理的行爲反應:一是中國是可以對抗的,特別是在美國與其他盟友國家的支持之下;二是中國的未來是難以維繫的,只要臺灣撐得夠久就會等到另一個蘇聯式的崩潰。這種自我預期的想法也就是「中國崩潰論」的溫牀。

事實上中國經濟走勢與他們的預測一直不同。在過去22年裡,中國經濟規模成長了13倍左右,年化平均成長率超過9%,在可預見的未來也將繼續保持相當的成長。如IMF最新發布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3年亞太地區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高達70%;其中,僅中國的貢獻率就達一半,以35%位列全球第1。這說明21世紀全球的經濟重心正在轉移到以東亞爲核心的亞洲,這是一個客觀且正在發生的事實。而排除中國的亞太也就不再是繁榮的亞太。

某些人因蔑視中國,刻意低估其實力,積極鼓吹臺灣版的「脫亞入歐」論,也不願珍惜臺灣所擁有的兩岸共同歷史與文化基礎的優勢。在ECFA進程完全停擺的今日,臺灣不但單方面享受大陸提供的貿易優惠,還逼走了包括愛奇藝、阿里巴巴等在臺陸企。對大陸而言,延續過去以經濟讓利的方式拉攏臺灣,顯然邊際效果有限。

上月大陸官方終於開始對臺灣禁止大陸進口的2455項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這意味着臺灣最大、最重要的對外經貿聯繫ECFA可能在調查結束後中斷;還有越加頻繁的環島軍演,都讓人懷疑是否大陸對臺策略變了?

對於真正的霸權強者,弱小一方會更傾向於不對抗,而是在妥協合作中獲利。大陸是否不再對臺懷柔示好,而是從現實主義出發,行使其可與美國分庭抗禮的實力,這將對今後的兩岸交往應對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作者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