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齡下降!醫分析6原因:症狀易誤判
大腸癌是臺灣常見癌症之一,而全球各地的大腸癌發生年齡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究竟爲何?(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大腸癌是臺灣常見癌症之一,而全球各地的大腸癌發生年齡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究竟爲何?對此,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引述一項國外研究,共分析出6大可能原因,其中提及年輕患者往往腫瘤長在左側結腸,多以出血、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表現,容易被誤判而延誤治療時機。
醫師王介立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根據2022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一篇綜論文章,分析出大腸癌年輕化的可能原因。首先是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轉變,由於過去數10年來飲食逐漸「西方化」,例如高紅肉、高加工食品、精緻糖類與含糖飲料的攝取增加;同時全穀物及富含植物性纖維的食物比例卻相對下降,使腸道菌相受干擾,導致慢性發炎及促進腫瘤生長的環境。
其次是肥胖與久坐行爲盛行,王介立指出,越來越多年輕人都有這2風險因子,被認爲與早髮型大腸癌的增加有關。而肥胖可能透過代謝、荷爾蒙和腸道菌相的改變,提升罹癌風險。再來是腸道菌相失衡,因飲食與生活型態的因素改變腸道菌相組成,增加有害菌並減少有益菌,使得結直腸黏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而提高早期產生腫瘤的機會。
再者是遺傳因素與家族史,王介立提及,雖多數早發性大腸癌爲散發病例(並非明確遺傳突變引起),但整體來說,年輕患者中具遺傳性大腸癌症候羣(如林奇氏症候羣)的比例較年長患者高。不過,他也強調,家族史並非所有早發病例的主因,仍有許多爲無明確家族史的年輕病例。
另外是早期篩檢與診斷盲區,王介立說明,傳統上大腸癌篩檢建議於50歲後開始,因此許多年輕患者因症狀不明顯或延誤就醫而在較晚期才被診斷出。此外,許多年輕人缺乏固定的家庭醫師、保險與篩檢資源,往往導致診斷延遲和病程進展。
最後是臨牀特徵與診斷困難,王介立表示,年輕患者往往在左側結腸(尤其是直腸)出現腫瘤,並常以出血、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呈現,這些常被誤判爲良性問題(如痔瘡、腸躁症)而延誤診斷。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0年名列國內10大癌症發生率首位,盛行率爲男性第1、女性第2。根據國健署公告,114年起,大腸癌公費篩檢將年齡層從「50至74歲」擴大至「45至74歲」及「40至44歲具家族史」民衆,建議符合資格者應定期接受免費糞便潛血篩檢,若檢查陽性務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