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4000萬不買房 網友PO文嫌臺北「又醜又貴」引網戰

臺北房價高,買不買房論點都有支持者。(圖/記者林裕豐攝)

記者林裕豐/臺北報導

如果你有4000萬元,要不要買房子?有網友論壇《mobile01》貼文「現在手邊超過4千萬現金,可是就是不想買臺北,CP值太低」買不買房,引發網友論戰,短短時間蓋到124層樓,財經專家黃世聰分析,買房可以跟銀行辦理「以房養老」,適合年紀較大,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民衆

原po貼文「存錢存到60歲了~沒買房,買臺北CP值太低,世界旅遊過,看過太多美好世界,臺北真的很醜又貴,生活又擠。」不買房的論點引發網友討論。

網友意見分2派,有人覺得有錢還不買房太可惜,「以前的年代而言,能存到4000萬,他若買房,可能可以變4億」、「60歲了還在想什麼CP值?問問臺灣房東哪個願意讓你死在他房裡?」、「所以有四千萬,每個月繳房租, 房東有說過感謝支持幫他繳房貸嗎?」

也有人覺得買不買房不重要,手邊有現金最實在「已經60歲了,手邊四千萬,沒有打算留給晚輩,也真的不用買房啦,趕快花一花吧」、「會生活的人,有多少錢,在哪個城市,都能夠怡然自得」

▲網友論戰買房的優缺點。(圖/翻攝《mobile01》)

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看個人的風險承受度,心態比較保守的人,建議買一間房自住,現在有很多銀行承辦「以房養老」,每個月領錢,自己照顧自己,如果真的不想買房,把4000萬元投入低風險的投資,3%報酬率不難,每年可以收益120萬元,每個月10萬元可以租房,也是不錯的選擇。

全球居不動產情報總監陳炳辰指出,若非含金湯匙出身,在臺灣薪資所得不高的情況下,要靠上班收入在像是臺北市這類高物價地區過好一點的生活,或是儲備退休金並不容易,理財投資成爲一項必備學問

相對股市基金等,不動產具備自住、自用的實用性,長期持有的轉手獲利機率空間都高,若從這角度出發,誠心建議能買房就買房,許多買方在年輕的時候省吃儉用的購置房產,以小換大,或是累積多屋,在這過程中做財富的增值,都能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好。

▲臺北市房價翻倍成長。(圖/記者林裕豐攝)

不過陳炳辰也說,如果有其他更好的生財有道方法,覺得遲早「人在天堂,錢在銀行」,把買房的錢省下來享受人生,對於居住生活也沒有太多期待,也是一種人生價值觀,不過4000萬元存款,要是早點置產,以臺北市房價十年翻倍成長,財富應已超越此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