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創投高質量發展 政策助力行業形成“接力”和“合力”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提振了行業信心。行業人士普遍表示,發展創業投資是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舉措。

《政策措施》在培育多元化創業投資主體、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健全創業投資退出機制等多個環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

加速融合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

“站在完善創新生態的高度,系統優化創業投資募投管退各個環節的堵點和痛點,響應了業界的普遍訴求。”東方富海方面表示,推動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既是構建“創業、創新、創投”協同互動高質量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基礎,也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更是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舉措。

力合基金董事長馮傑表示,《政策措施》的出爐,一方面有利於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爲市場注入新的源頭“活水”;另一方面有利於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進行深度融合。

疏通堵點 打通“募投管退”全鏈條

難尋“活水”,成爲創投行業面臨的普遍問題。

東方富海方面表示,《政策措施》在解決募資難問題上,提出了諸多創新舉措。比如,提出了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穿透後底層資產爲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上市公司股權的,底層資產的風險因子適用險資償付要求,支持資管公司投資創投,鼓勵推出更多股債混合型創業投資基金產品,支持創投發債等,亮點突出,力度很大,讓創投行業看到了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讓市場看到了募資環境進一步改善的希望。

數據顯示,2023年金融機構和險資LP合計披露出資超1600億元人民幣,佔比相較2022年微增了0.1百分點。清科研究中心相關人士認爲,在國家政策引導和險資LP自身業務發展需求的共同作用下,金融機構和險資LP等長期資金的出資逐漸恢復穩定。

在退出方面,母基金研究中心認爲,《政策措施》提出推進實物分配股票試點是新興退出渠道,通過推動創新退出模式發展,有助於緩解當前“堰塞湖”的現狀。

在投資與管理方面,對國有資本、政府出資的創業投資基金的相關考覈機制備受關注。清科研究中心相關人士表示,長期以來,國資機構對於錯誤的容忍度較低,甚至出現“寧可錯過,不能投錯”的現象,這導致國資機構在投資時容易做出風險厭惡的行爲。此次提出的容錯免責機制,是衆多國資機構關心的重要內容。

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正在探討按照整個基金生命週期進行考覈的機制,該機制若能科學有效落地,將極大地提升國有金融機構(銀行、保險等)及大型國有企業進行創業投資的熱情。

改善環境 助力創投機構健康發展

另一位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行業骨幹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創業平臺機構具有豐富的產業背景、科研背景、創新創業經驗。鼓勵行業骨幹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創業平臺機構參與創業投資,有望推動市場形成一批優秀的創投機構力量。

上述人士還談到,引導創業投資機構規範運作,提升股權投資、產業引導、戰略諮詢等綜合服務能力,可作爲對優秀創投機構的評價考覈維度。未來,優秀的創投機構不僅能夠出錢投資,還需要提供紮實的增值服務。

馮傑表示,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和管理制度,有利於不同投資階段、投資策略的機構發揮差異化優勢,精準匹配不同發展階段的創新創業企業的需求,讓整個行業形成“接力”和“合力”,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體系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