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看臺灣 政府應正視中小企業扶持

中華經濟研究院日本中心總顧問蘇顯揚分析,雖然2023年度以汽車爲主的大企業的獲利明顯提升,但主要是靠日圓貶值所創造的龐大匯利,現在日本大企業賺錢,可溯源自前首相安倍晉三「三支箭」政策所賜。該項影響日本近十餘年來的重大政策,現在看來最大問題是「沒有談分配」,且中小企業沒有被照顧到,近40萬名的派遣工主導日本職場,平均薪資低、民衆消費力差、企業獲利及經營體質愈壞,惡性循環沒有看到終點之處。

「日本長期保守心態,不會立即翻轉的。」臺灣省商業會顧問戴肇洋強調,日本企業和民衆80年代投入股市、房市的資金,嚴重縮水至今,現在日本中小企業倒閉多、怎可能談加薪,日經指數創34年新高,日本人沒有興奮感,企業投資也沒有跟進,臺積電熊本廠的風光落成只是一小撮火花。臺灣人要明白,臺股衝2萬點是一支臺積電股票在舞,而外資持有臺積電股票近7成,股市長紅不代表臺灣經濟好轉,經濟部應更加強的是中小企業加薪的獎勵及租稅優惠。

蘇顯揚進一步說,日本此次脫離30年惡性通膨的最大挑戰,觸發原點爲進口原物料價格,而不是來自國內消費增加,要讓短期現象轉化爲長期推進動能,必須是內需增加、下一步才能調整利率,且一旦調升利率就會帶來政府財政負擔更重,當局者如果沒處理好,有可能兩頭落空,這對所有國家的執政團隊都上了一課。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提醒,日臺近期都出現「股市大漲、貨幣貶值」的相似情境,幾乎也有連動現象,且外資在股市扮演要角、卻向在地銀行融藉資金;如果日銀真在6月升息,估計會一起拉昇亞洲貨幣,包括新臺幣在內,且一旦全球資金加速回流亞洲,要關注我國央行是否跟進升息,而非現在市場思考的降息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