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熱戀到平淡:重塑愛情的深度連結

愛情濃淡;摘自pearls網站

由濃轉淡的情感現象

不少人談戀愛時,有這樣的經驗,剛開始交往的時候,熱情如火,每天都想着見面,甚至愛愛。但是時日一久,相見的動力就沒那個強烈,變成「例行公事」,甚至有些厭煩。有的人把這種現象用「新鮮感」的概念來解釋,覺得一旦戀愛久了,新鮮感不再,就回歸平淡。我認爲這種說法也對也不對,如果用「新鮮感」的概念來解釋,那我們將會認爲每個人都喜新厭舊,所有在一起的伴侶,情感久了都不穩固,更談不上愛情的「永恆性」,但這顯然和一般的認知不合,我們還是看過許多彼此恩愛到老的伴侶,也不一定因失去新鮮感就不要對方,甚至兩人還因此相依相偎,互相連結成一體,相依共存,甚至欠缺了對方,自己就活不下去,獨弦難鳴。

由濃轉淡的心理機制

所以這種現象的心理學,其實類同於把「戀人」變成「家人」的愛情心理過程(見「從『戀人』到『家人』:愛情關係的驚人蛻變歷程」一文),在此約略解釋如下:

當兩個人相愛並開始交往後,他們會慢慢建立一種親密的關係,兩人像是在心理上共同建造了一個「愛巢」的心理共同,也可說是未來「家」的原型。隨着時間推移,兩人會變得越來越親近,對彼此也更加了解。

但是,這種親密關係也帶來了一些變化:

1. 兩人會開始猜測對方的想法和行爲,比如「他可能會這麼做」或「她大概會那樣想」。戀愛的兩人發展出對彼此的「性格理解」。

2. 一些原本特別的事情會變得平常。例如,第一次接吻時的興奮和緊張感,到後來就變成了很自然的事,也就是說彼此墊高相處品質的高度,之於對方的期待就來得比一般人相對高。

3. 所以以前讓人感到開心和特別的事情,現在可能就變得普通了。

4. 戀愛初期的那種熱情和興奮感會慢慢減弱,變得平淡。

5. 雖然兩個人的關係越來越親密,共通的連結越來越多,但是都逐漸「地下化」看不見了,平時注意不到。因此在主觀的感覺上,反而可能導致感情變得乏味或缺乏激情。

當初營造愛情喜悅的情事,現在卻是乏善可陳,愛情從生機勃勃逐漸走向例行的淡然,兩人位置不斷相互拉近的結果,卻是步向疲軟的空間。

其他因素造成由濃轉淡

並不是由濃轉淡的情感現象,都是屬於上述的心理動力機制,有時候是其他原因所致,我們就拿一個例子來說吧,我曾經接過一位小周的諮詢如下:

「我跟我的女朋友今天剛好滿第四個月,我是射手座她是天蠍座!很多人都說我們星座不配,可是我本來不太信這個!但是最近我們的感情好像開始淡了!原因不是在我...是她!因爲我住臺北她住臺中,我們兩個沒有什麼時間可以在一起!我答應她一個月下去看她一次!但是在兩個禮拜前!她開始簡訊越打越少,甚至我常常晚上要找她!她都在講電話!一講就是好幾個小時...我不知道她是不是劈腿了!但是天蠍座的女生不是都很專情?還是我想太多?我每天簡訊電話都是一直傳一直打!這樣會很煩嗎?」

小周的擔心,在我看來,不是星座不合的問題(我認爲星座論相當複雜,如果要解釋到愛情的個人層次,可能不是那種日常提供生活樂趣的羣性論述所能解答),也不是之前「新鮮感」的問題。而是遠距離的問題,小周和他女友四個月的戀情尚不足以堆疊到愛情的高點,通常感情會開始走向平淡,是經歷了愛情的高點之後,才走下坡,就如同月亮盈滿之後,只有走向缺處的空間。小周和女友的戀情,受限於遠距離,因而較少共同的兩人經驗。除此之外,一個月見一次面,除非兩人見面時發生一些特別的事情,不然在記憶的維度上,也不易維持(個人認爲遠距之愛的見面,不要超過兩週,大概也就是半個月,不然容易成爲「遙遠的記憶」)。小周並沒有報告他們兩人見面相處的品質及情況。而我擔心的是,沒有見到面的每天簡訊、電話是一種去脈絡化的訊息,缺少實地感覺和觀察,這些簡訊電話便無法針對對方的實際狀況適切地貼近對方內心需求,反而令人感到「例行公事」。

再者很可能小周的女友當時和小週一起時,並沒有強烈的吸引力。經過上述分析,我回復小周的訊息如下:

如何經營兩人戀愛

「戀愛的特徵之一,即是我們把對方當做獨特的人來欣賞、疼惜,關注對方的內心世界,增益在一起的互動品質。

以此觀點,任何羣性說法來抹掉個別愛情的獨特性質,並以此指導自己戀情的走向,都可能是本末倒致的做法。比如說臺北人就x x樣,來了解你的臺北伴侶。

建議你先拋掉星座說法的框架,根本之道在於,實際去關照對方的內心世界,針對對方需求,提供你相應的照顧,致力提升約會的頻率和品質(最好能夠半個月見面一次),創造在兩人時光間令人心動的回憶,如此累積相愛的資本,才能在分隔兩地的時光中,提供維持愛情的養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