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爾濱”到“爾濱”
近年來,冰雪文化旅遊使哈爾濱成功“破圈”,同時也爲其賦予了“爾濱”這一簡潔而親切的稱呼。“爾濱”作爲別具一格的文化符號,在互聯網上擁有廣泛的接受度,已然成爲語言資源助推文化旅遊創新發展的代表。
簡約靈活的親切稱呼
簡稱指詞語的同義簡略形式,通過選用原形式的部分形式而形成縮略詞是簡稱中的重要一類。縮略是一種歷史久遠的、普遍存在的語言現象。從地名所具有的相對穩定性以及多音節單純詞的整體性角度來看,“爾濱”作爲“哈爾濱”的縮略式簡稱,乍一看似有悖於語言規則,實則不然。語言學者俞理明認爲,“雖然單純詞在結構上具有高度整體性,由於書寫手段的關係,記錄漢語多音節單純詞的幾個字在結構上是不可分析的,但在縮略中,多音單純詞與複合詞一樣,可以用部分形式代表全體。”在漢語史上,單純詞縮略簡化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東漢佛經中“阿羅漢”也作“羅漢”,“佛陀”也作“佛”。普通話中的縮略常常選擇音節、語素和下位詞作爲基礎形式。如:“北大”爲“北京大學”的縮略形式,“呼市”爲“呼和浩特市”的縮略形式,在原詞中“北”“大”是語素、“呼”是音節、“市”是下位詞。可見,“爾濱”作爲“哈爾濱”的縮略式簡稱,看似打破常規,實則有其語言發展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是語言在特定語境下的靈活調整。
暱稱,乃是親暱、喜愛的稱呼,屬於稱謂語家族的一個分支。這種語言形式通常在非正式場合使用,能夠有效拉近聽者與言者之間的關係。相較於一般稱謂語,它能夠傳達更爲豐富的情感信息。暱稱在其運用方式上受到文化的內在制約以及語用因素的外在制約。古人的姓、名、字、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名用於自稱時能夠表達謙遜之意,而供尊長稱呼則顯得親切。在現代社會中,可以任意截取姓名中的片段作爲暱稱用於熟人之間,截取的字越少,關係往往越親密。例如:“林傲霜”可以截取“林”“傲”“霜”“傲霜”作爲暱稱,也可以採用兒化或增加詞頭、詞尾的方式,形成如“霜兒”“小林”“小霜”“霜子”等暱稱。去姓留名意味着雙方建立了熟悉、親密的關係,而將城市擬人化,截取“爾濱”作爲暱稱,則極大地拉近了城市與遊客之間的距離,給人以親切和親近之感,進而增強了遊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形象新穎的獨特表達
語言學家徐通鏘提出,“漢語的基本結構格局隱含在傳統所說的‘字’中。‘字’所代表的語言現象是漢語的語音、語彙、語義、語法的交匯點,隱含着‘一個音節·一個概念·一個字’的結構關聯。”文字學家王寧在總結漢字構形規律時也明確指出,“漢字的形體總是攜帶着可供分析的意義信息。”漢字的表意功能引導人們通過漢字本身的語義特徵去感受特定的情感色彩,或構建出具體的場景畫面。
“爾”字在古代漢語中表達“你、你的”之意,常常用於同輩之間,或者在對晚輩的稱呼當中,諸如“爾父”“爾輩”“爾汝”“爾曹”等。基於此,“爾”與“濱”的組合給人一種親近、平等之感。
“濱”字的本義爲“水邊”,這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哈爾濱這座城市坐落在松花江畔,擁有美麗的江景以及豐富的水資源。這種源自字形和字義特徵的畫面聯想,不但有助於人們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爾濱”這個表達,而且爲哈爾濱塑造出情真意切、熱情友好的城市形象特質。
語言影響文化,也受文化影響。社會和文化的多樣性體現在語言上,語言的多樣性體現在語言變異上。語言學者黃家修、趙彥春指出,“語言變異的目的在於淡化語言的指稱功能,凸顯會話的語用含義,讓人們去領會說話人的語用目的,並透視話語中所隱含的各種意義關係,以及相互的巧妙作用。”
“爾濱”一經問世,便在語言社會中引起廣泛關注。“爾濱”的價值並不侷限於發揮一般地名的指稱功效,更在於其傳遞的時尚氣息與創新精神。這般帶有溫度、飽含情感的稱呼,既與漢語雙音節化的發展趨向契合,又具備節奏明快、易讀易記且易於傳播的特性。
一脈相承的文化符號
地名是人們共同約定的、專指地域的語言符號,是社會活動的基礎,是國家行政管理的工具,同時具備語言、地理、文化三大屬性。黑龍江省至今保留着不少源自少數民族語言的地名,例如:“齊齊哈爾”爲達斡爾語“天然牧場”之意,“富錦”爲赫哲語“高崗”之意,“訥河”爲達斡爾語“秋天”之意。關於哈爾濱的語源,歷來有滿語“曬網場”說、蒙古語“平地”說、女真語“阿勒錦”說等多種觀點,也有“哈剌場”“哈爾必”“哈爾分”“哈拉濱”等諸多記法。
地名隨着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着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地名標準化進程中,一地多名、一名數地、異讀異寫等混亂現象得到了全面清理。與常規縮略形式“哈市”相比,“爾濱”誕生於網絡語境以及特定的文化創意背景之下,體現了網民的語言開放意識、語言效率意識和語言創新意識。
“爾濱”的流行基於哈爾濱多元歷史文化、文旅創新發展以及語言發展規律三者之間的有機互動,它反映了人們對簡潔、時尚與創新的不懈追求,是一種文化現象與社會心態的生動體現,更是語言爲適應社會發展而自發進行內部調整的鮮活例證。
(作者:周曉燕,系哈爾濱學院文法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