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鏈、短鏈到自足鏈 分散風險 供應鏈再重組
圖/中新社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預期年底前全球貿易完全恢復,匯豐指出,幾乎所有指標顯示全球供應鍵已好轉。但全球已不可能重回過去那樣,從供應、製造到儲運等高度集中同一區域來把成本壓至最低的線性供應鏈,而是加快從長鏈轉向短鏈、自足鏈甚至多鏈等格局。
供應鏈重組過程早在川普對中國發起貿易戰時已開始,隨後在通膨、供應不穩、地緣政治、經濟和「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等多重壓力下,促使企業不斷重新思考其產業鏈模式。
尤其全球減碳政策使企業必須正視碳足跡影響成本等問題,把供應鏈從過去在亞洲生產然後輸出歐美的長鏈,逐步調整至鄰近歐美市場的中東歐和墨西哥等地區生產的短鏈。
新冠疫情令供應斷鏈,衝擊晶片供應最明顯,加上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更促歐美要讓製造業迴流,像積極推動晶片在地生產而進一步走向自足鏈。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顏慧欣表示,過去美歐仰賴中國做爲世界工廠的結構無法再下去。
因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美中對抗和高科技脫鉤等情勢加速,即使像印度和越南等崛起成爲另一個世界工廠,也難像過去中國那樣匯聚全球生產的規模。
顏慧欣認爲未來世界工廠是趨向分散化和遍佈各地區,來降低長途航運與物流帶來供貨不穩的風險,甚至可能朝衛星化生產結構避免斷鏈,使供應鏈從短鏈再進一步發展爲多鏈。
會計事務所安永(EY)指出,疫情、地緣政治和貿易糾紛等給全球產業供應鏈造成不同程度衝擊,加上原料成本上漲、缺工和物流中斷等,使企業致力改善供應鏈成本效率、可靠性和韌性。
不管供應鏈怎樣重組,企業焦點是如何縮短生產到銷售市場之間的運輸距離,同時佈局至多地來分散風險。因此愈來愈多企業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體系,同時藉提升協同能力來降低因分散而產生的額外風險。
包括機器人、自動化、機器學習、區塊鏈與人工智慧(AI)等先進技術,是協助全球產業鏈在重組過程中讓流程更順暢、減少錯誤和節省貨運時間等提升效率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