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整合工具機建構智造基礎
圖一 : 全球電動車銷量與各車型對比(source:Marklines/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作者 陳念舜]
回顧2023年美商特斯拉(Tesla)帶頭削價競爭以來,不僅造成自家營收、獲利銳減;更逢美國升息抗通膨政策,只能加入通用、福特等傳統車廠暫緩擴產。反觀中國大陸車廠則在此時,四處攻城略地,其中致勝關鍵便在於高效垂直整合與智慧化,也值得以汽車製造爲主力客戶的臺灣工具機業借鏡並提早佈局。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在2023年底剖析全球汽車整車暨電動車產業時指出,基於現今全球電動車銷量在各國設定淨零減碳目標下持續成長,傳統汽車大廠在補助不變,也陸續規劃降價推出新款電動車之下,電動車佔整車銷量比重仍可望成長超過25%,快速提升全球電動車普及率於2023年突破2,000萬輛水平,其中純電動車46.0%佔比領先混合動力車的36.4%,但兩者差距縮小1.6%。
市佔率則由大陸、美國、日本依序爲電動乘用車單國銷量前三位,但日本與美國差距已從3.3%縮小爲2.6%,後追者持續侵蝕最大品牌Toyota市場市佔,BYD集團有望緊追甚至首度小幅超越豐田;Tesla則以小幅差距緊跟BYD後,並拉開與第四位現代-起亞集團的市佔差距。
隨着全球電動車普及率快速提升,優質平價中小型房車將爲全球重要戰場,亦可預見控制成本能力成爲競爭勝出關鍵要素。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謝𫘧璘即建議臺廠:「在車輛產業佈局策略上,可朝強化三電核心、扶植新創車廠、建置測試驗證環境、定位車款特色及對應未來情境等面向開展。」
業者應可思考搭配電動車產業鏈上中下游優質廠商及聯盟,如MIH、TADA、臺達電及和碩等;以及傳統車廠供應鏈管理及成本管控經驗,研發佈局臺製優質平價特色車款,積極開拓電動車整車、零組件及模組等產品出口商機。
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長林昭憲也在2023年底舉辦的「預見大南方 展望新經濟-南臺灣產業策略論壇」上表示,隨着電動車趨勢浪潮來臨,帶動國際車廠積極轉型,加上各國政府推出各項電動車補助,全球電動車銷量成長可期。
然而,據經濟部統計臺灣汽車零組件業歷年投入研發經費自2018年後不增反減,2018~2020年平均每家廠商約減少625萬元研發經費。工研院也爲此,針對2024南臺灣產業發展,提出「傳產維新」、「跨域革命」兩大策略,建議將南臺灣既有具競爭優勢的汽車和零組件產業應用,轉向電動車市場的傳產維新。
其中隨着電動化和智慧技術的發展,汽車已經從成熟的工業產品過渡到不斷迭代的技術產品,因此汽車製造商必須迅速提高其軟體和硬體能力。但美商Tesla掀起的價格戰,將對較小型車企形成持續的挑戰,使更多的汽車製造商過度專注於降低成本,恐會導致對於新技術的投資減少。
反觀當前陸系電動車業者在2015年後加速推動電動車發展,於新冠疫情3年期間,原本經營陷入困頓的比亞迪、「造車新勢力」的蔚來等,均成功打造自主產業鏈並積極出海,謀求更大的利潤與市佔率,估計比亞迪今年前3季產銷距離全球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僅半步之遙,有望在年底問鼎全年產銷寶座,對於美歐日老牌強權帶來壓力。
【欲閱讀更豐富的內容,請參閱2024.1月(第99期)電動車智造智動化Smart Auto雜誌】
2024.1月(第99期)電動車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