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招手 格陵蘭「選邊站」大選登場

長年冰封的格陵蘭在北極的戰略地理位置極爲重要,是美中俄兵家必爭之地。圖爲格陵蘭房屋被大雪覆蓋。(美聯社)

格陵蘭11日將舉行議會大選,羣衆在選前辯論會揮旗幟。(美聯社)

格陵蘭11日將舉行議會選舉,此次大選不僅關乎島內政治未來,更可能牽動北半球的地緣政治局勢。在美國總統川普揚言接管格陵蘭後,獨立議題成爲格陵蘭政治熱議焦點。有民衆希望切斷與丹麥的殖民連結,也有人期盼投入美國懷抱,格陵蘭選舉結果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格陵蘭面積約20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5.7萬人,合格選民僅4萬人。該島300多年前被丹麥人殖民,1979年獲得自治權,哥本哈根仍控制外交和國防等事務。格陵蘭2008年通過公投,2009年6月開始全面自治。

格陵蘭僅靠捕魚、觀光業維生,島上運作還得靠丹麥政府每年補助約新臺幣192億元,若要全面脫離丹麥獨立,經濟問題是一大考驗。然而,隨着格陵蘭冰層因氣候變遷持續融化,這塊蘊藏煤炭、礦石等大量天然資源的遼闊冰原,成爲美中俄欲爭奪的地緣政治熱點。

格陵蘭議會每4年舉辦大選,11日的選舉,預計將有來自5個政黨、超過200位候選人,競爭31個席次。幾乎所有政黨都支持獨立,差別只在於有些政黨希望儘快獨立,有些政黨則希望循序漸進。

《衛報》指出,格陵蘭選民很少進行選前民調。即將離任的政府聯盟,由總理艾格德(Mute Egede)的環保左派「伊努特社羣黨」和社會民主派的「前進黨」組成。政府聯盟均支持獨立,但主張先確保經濟穩定,再推動脫離丹麥。

而最大在野黨「定向點黨」,在2021年上一次選舉中,贏得12%選票。定向點黨希望立即啓動獨立進程,對於與美國合作,因持開放態度而受矚目。

《法新社》指出,格陵蘭這次選戰主要的焦點,已非是否切斷與丹麥的從屬關係,而是「何時切斷」且同時不要落入美國之手。

今年1月,川普還未正式上任,便派長子小唐納以「遊客」身分訪問格陵蘭。然而,據英國研究機構Verian民調顯示,只有6%格陵蘭人希望投入美國懷抱,高達85%人反對格陵蘭置於美國主權之下。

即使如此,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支持者,今年初仍在格陵蘭最大城努克動作頻頻,向當地選民發放100美元鈔票,試圖影響選情,引起熱議。格陵蘭議會遂於2月初通過法律,嚴禁外國資金及匿名人士向當地政黨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