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艾滋病的“體液”,究竟包含哪些?唾液算不算?不妨瞭解一下

我不打算告訴家人,最好能一直瞞下去;

我現在才知道,活着比什麼都重要;

我叫阿軒,今年大二。

一、得了艾滋,但我還想活下去

01

醫生看了看化驗單,與旁邊的護士對視一眼,平靜地跟我說:“血液顯示陽性,需要重新抽血送往疾控中心檢測,一個月後如果沒有聯繫你,那就是沒事兒了。”

我感到內心不安:“是不是打了電話,還要再來一趟。”

“是的”,醫生點了點頭。

我整個人有些站不穩,手在發抖。拿過那張化驗單,雖然我看不懂上面的參數,但能看到醫生輕輕嘆了口氣,“確診性爲60%-70%,別太擔心,還有機會。”

02

在回去地鐵上,我忍不住上網搜了相關的信息——初篩陽性後確診可能性高達95%。

地鐵上的人不多,我把那張化驗單揉成一團塞進口袋,找了一個角落站着。腦袋很痛,有種暈眩感,這幾天牙齦出血、關節痛,渾身像是要散架一樣,但我咬牙沒有坐下來,我不想坐。

我很害怕。那種恐懼感把我逼得無路可退。

這幾天,看到再開心的東西我也不會笑,整晚睡不着,白天魂不守舍,一遍遍地洗手,不想和朋友接觸,覺得自己跟所有人都不一樣,隨時會死掉。

“該死,他騙了我,爲什麼要來害我!”

都完了。

03

他是我談的最後一個對象,回憶起來,在一起的日子確實很快樂。後來因爲一些矛盾,我提了分手,他挽留我,但我沒有回頭。現在回想起來,我的腦子白茫茫一片,我好恨他,也好恨自己。

半個月後,醫院給我打了電話,醫生向我要了微信,發來一張化驗單截圖。

“結論:HIV-1抗體陽性”,我平靜地掃視數據,心顫了下,隨即又好了。這兩天我還要去醫院一趟,然後找一份暑假工,這個病後續要花錢的。我決定一個人承擔,不告訴家裡,就讓這件事永遠沉下去。

即使我現在滿是瘡痍,但我還是想活下去,沒有理由。

二、艾滋離我們不遙遠

2021年6月,《國家法定傳染病報告》披露了6月份的全國感染數據,其中艾滋病的新發病例5978人,死亡病例1554人。目前,艾滋病沒有有效疫苗和治癒藥物,防治任務十分艱鉅。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主任曾在央視節目裡介紹,艾滋病病毒可直接鑽到免疫細胞裡,具有強大的複製能力,當免疫細胞水平低到一定程度,艾滋病症狀就會顯現出來。可以說,它比新冠病毒還要狡猾,非常善於僞裝。

人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平均每天體內會產生10億個拷貝的病毒顆粒,繁殖能力非常強,變異性強,我們的免疫細胞遠遠跟不上。

三、不同行爲,感染風險也不同

艾滋病毒的傳播基礎是高危體液互相接觸,包括精液、陰道液、前列腺液、腸道液、血液、母乳、血性分泌物等。

想要判斷傳播風險有多大,第一要素是對方是否感染;第二要素是對方的病毒載量有多少;最後纔是何種行爲。

爲了更加容易理解,我們假設以下4種場景,對方是艾滋病感染者。

1、不使用安全套的性行爲

非感染者不使用安全套時:

①排出高危體液;

②未暴露於空氣中,病毒存活;

③病毒可能足量;

④有細小傷口可進入。

風險等級:4個條件滿足,即是高危風險!

2、口腔黏膜接觸

感染者有口腔潰瘍或牙齦出血,非感染一方有粘膜破損:

①排出高危體液;

②未暴露於空氣中,病毒存活;

③唾液稀釋,病毒較難足量;

④口腔較難進入。

風險等級:相對第一種行爲風險較小,爲低度到中度風險。

3、正確使用安全套

正確使用安全套發生性行爲時:

①排出高危體液;

②未暴露於空氣中,病毒存活;

③安全套實現物理隔離,無法進入。

風險等級:只要安全套不破損,風險爲0。

4、接吻

非感染者接觸感染者的唾液,沒病毒或極少病毒,沒有風險。

風險等級:0風險。

因此,生活中想要預防艾滋病,最主要的原則就是避免高危體液互相接觸,而在性行爲中,最簡單的預防方法就是正確佩戴安全套。

四、高危性行爲,如何補救?

發生高危性行爲,是不是就只能“乖乖等待”被病毒侵蝕呢?所幸,艾滋病還有一種“後悔藥”。

1、服用阻斷藥

通過服用防止HIV病毒複製擴散的阻斷藥,可以阻斷HIV感染。阻斷藥的原理是切斷艾滋病毒的複製過程,發生暴露後,越早服用阻斷藥,效果越好,最佳服用時間是2小時內,阻斷成功率可達99%,之後會逐漸下降,但在72小時內,仍然有效。

2、進行HIV檢測

發生高危行爲後,通過HIV檢測可以明確是否被感染,不過中間存在窗口期。在窗口期內,我們檢測不到艾滋病抗體,無法確定是否感染,因此需在窗口期過後進行檢查。

不同最新檢測技術的窗口期不同,比如:抗體檢測3周;抗原檢測2周;核酸檢測1周。一般建議,在高危行爲後6周左右進行檢測,是最可靠的。

需要提醒的是,阻斷藥並不是特效藥,它只是一種補救措施,要想遠離艾滋病,還是要樹立安全意識,避免發生高危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