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垃圾山 環境部要拿出魄力整頓

雲林縣環保局獲環保署補助採購「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再生燃料系統」,進駐全縣垃圾山最高的斗南鎮掩埋場,加上虎尾掩埋場的「零廢棄資源化系統」,一天處理300公噸垃圾。(雲林縣環保局提供/周麗蘭雲林傳真)

21年前,全臺有19座焚化廠,有些焚化廠甚至無垃圾可燒,環團要求刪除2002年焚化爐等相關預算,隨焚化廠老化必須整改、重建,垃圾山一座座出現,這個時空可有人預見?垃圾與人口問題都是隨時間推移惡化,環境部升格後資源變豐沛,必須拿出魄力釜底抽薪解決。

雲林縣有一座完工但從未啓用的焚化廠,完全靠他縣市燒垃圾,10年來每逢友縣焚化爐歲修,就面臨垃圾大戰;因「發病」得早,也提早設法轉型處理,包括MT(機械處理系統)、ZWS(零廢棄資源化系統)、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固體再生燃料(SRF)系統,都是在環保署時代補助下的全臺先驅作法。

雲林縣是全臺唯一把家庭垃圾變成SRF的公部門,目前以每公噸1550元販售給臺塑六輕,混摻於95%的生煤,碳排放可減1/3。這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臺塑企業注重企業社會責任概念,使用再生燃料也有助於其取得碳權;雲林縣走上循環經濟之路,終於擺脫垃圾陰霾。

相較於擁有焚化廠的各縣市,20年來無危機感,甚至有着焚化廠富翁心態,誰想過會有垃圾堆積如山一天?環保署(現已升格環境部)亦遲至2019年起才推動可燃廢棄資源燃料化;然而,把家庭垃圾變成固體再生燃料(SRF)技術上不是問題,問題是使用的企業不多,全臺目前僅24家!究其原因,國內垃圾循環經濟定位未明,廠商使用意願不高;燃燒SRF需更新鍋爐設備,也有賴政府獎勵。

垃圾循環經濟今日不做明日後悔,必須從治療、預防分頭處理,一頭是中央須積極跨部會配合,確立減煤方向,提高SRF摻配率,加速循環效率;二是民衆生活習慣要改,大家都希望垃圾眼不見爲淨,但現代垃圾包羅萬象,活得愈久製造愈多,源頭減量要從小落實,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習慣非一朝一夕可養成。

另外,環境部必須要有焚化廠聯防的上位決策,20多年前興建的焚化廠陸續老化、臨終,趁補助縣市政府整改重建,環境部須擁有焚化廠調度權;再者焚化爐底渣做成的再生粒料也應積極用於無環保爭議、有施工規範的工程,不能放任縣市政府敷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