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畔承遺志

來源:經濟日報

“站在這莊嚴肅穆的青槓坡革命烈士紀念碑前,我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豐碑,讓先輩們的精神在我們身上延續……”

4月3日上午,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青槓坡戰鬥遺址文化園廣場莊嚴肅穆,以“緬懷革命先烈 賡續紅色基因”爲主題的“我們的節日·清明”紀念緬懷革命先烈活動在此舉行,少先隊員的獻詞鏗鏘有力,響徹山谷。

來自習水縣城的戴麗娟告訴記者,她幾乎每年都會在清明節前後帶着孩子來給烈士掃墓,“讓孩子們在緬懷先烈的同時,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希望他們能繼承先烈遺志,將革命精神轉化爲前行的動力”。

在青槓坡烈士紀念碑不遠處的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內,部分在青槓坡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長眠於青山綠水之間,一塊塊花崗岩墓碑整齊靜臥在草坪之中,青灰色墓碑上的紅五星格外耀眼。

1935年1月28日打響的青槓坡戰役,紅軍與數倍於己的敵人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河谷展開激戰,3000多名紅軍將士犧牲。爲爭取戰略主動,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從土城等地一渡赤水河,向川南挺進,拉開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硝煙已經散去,但人民羣衆一直沒有忘記永遠長眠於此的革命先烈。“除了習水本地的幹部羣衆,周邊縣份幹部羣衆也經常來這裡緬懷革命先烈。”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廖全倫告訴記者。

“讓我們用信仰和決心迎接新的勝利……”活動現場,《從子彈殼的紋路里長出春天》主題詩朗誦聲聲激盪,在赤水河畔久久迴響。(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