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福林:推進單邊開放,讓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大機遇

來源:環球時報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在這個大背景下,我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不僅將實現高水平開放的重大突破,更將有效應對美國對華“脫鉤”的風險挑戰,引領普惠包容的經貿合作秩序,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形成。

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是我國高水平開放的戰略選擇。這是應對美國對華戰略脫鉤的一項重要舉措。總的來看,未來幾年,基於“美國優先”原則和重商主義邏輯,華盛頓大概率將在政治、經濟、科技等多個維度加大對我國的圍堵。在此背景下,我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是一項重要的應對舉措。這將使我國加快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產業鏈佈局,擴大應對美國對我“脫鉤”的迴旋空間,同時還將增加美國對我“脫鉤”的成本。

同時,作爲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工業、產供鏈的中心,我國在關鍵時期有序擴大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統合全球的資源要素,不僅將與美國舉措形成鮮明對比,還將最大限度凝聚致力於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力量。例如,充分發揮14億人超大規模市場潛力,持續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就可以有效穩定東盟、開拓中東,進而打通“歐盟—上合—中國—東盟”的亞歐經濟大循環。

以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形成普惠包容的經貿合作秩序,將在推動區域自由貿易的進程中促進全球經濟再平衡。在中美“雙失衡”經貿關係發生重大調整的背景下,我國有序擴大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推動自身走向新型消費大國,將深刻改變“生產—消費—能源”的傳統世界經濟格局,推動全球經濟從失衡走向再平衡,爲世界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動力。而且,它還將讓“中國大市場成爲世界大機遇”。2023年,全球最不發達國家GDP佔全球的比重僅爲1.43%,貨物貿易佔比僅爲1.19%。自2024年12月1日起,我國給予所有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將促進最不發達國家以更低成本參與自由貿易進程。中國以持續增長的國內大市場爲依託,以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爲重大舉措,以推動最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等更好分享中國大市場爲重點,使其在融入國際經貿體系中實現共同發展。

以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促進雙循環效率和水平的提升。開放是最大的發展,以有序擴大自主開放與單邊開放形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從中長期看,我國產業結構、城鄉結構、消費結構、貿易結構等結構性潛力充分釋放,將實現未來5—10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在這個背景下,適應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實際需求,發揮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的靈活性,將帶動形成產業結構、城鄉結構、消費結構、貿易結構的轉型升級進程。

它還將推動構建更加安全、更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我國需要在主動擴大關鍵領域中間品進口及相關市場開放中更深程度融入世界產業體系,實現產業競爭力的提升,在更大範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水平安全發展格局。

此外,它將有利於吸引集聚全球的優質要素。面對美國等西方國家“去中國化”的挑戰,我們迫切需要在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中優化產業鏈供應鏈佈局,在持續加大同相關國家和地區利益融合中實現各國技術合作與共同進步。

統籌內外需求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當前,我國經濟結構性轉型正處於關鍵階段,需要以單邊開放增強經濟結構性轉型的新動力。爲此,立足我國自身發展需要、兼顧與世界良性互動需要,在優勢互補中打造增長引擎,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應對風險挑戰的合力。與此同時,以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讓中國的市場成爲全球市場、大家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初步估算,若2035年,我國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佔全球的比重提升至20%以上,帶來的消費增量相當於新增一個英國與日本或者德國與日本的市場。充分發揮自主開放、單邊開放的靈活性和主動性,結合不同行業、領域和區域特點,有節奏、有範圍、有層次地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在錯位發展、開放合作中強化各自功能作用。同時,加大對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主動讓利、單邊給惠,共同做大並分好經濟發展蛋糕,讓更多經濟體共享中國發展機遇。(作者是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