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國產化70分門檻過高 學者:是時候迴歸市場機制
圖/業者提供
離岸風電國產化建言
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選商在即,各界紛紛提出建言;全國工業總會上週更提出六大障礙,盼主管機關鬆綁國產化政策,並透過跨部會的協調整合加速風場建置。經濟部10日召開「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第二期機制規劃草案說明會議」進一步向風電業者說明選商規則草案,市場則預估明年第二季前能完成決標。
據悉,經濟部雖傾向國產化總分提高,增加容易拿分的選項,不過,離岸風場開發商對於70分門檻仍很有意見,認爲比3.1期還要嚴格;因此,各自透過商會及歐盟代表處等管道溝通,甚至上達府院高層,強調開發商有極高意願投資臺灣,且爲了獲配容量,勢必要窮盡能力簽訂本地供應商合約,實不必設定高門檻,妨礙風場專案採購自主性。
全國工總及各開發商對於離岸風電國產化的疑慮其來有自。有企業內部負責綠電採購的主管指出,由於離岸風場區塊開發3.1的國產化責任太重,導致綠電價格過高,「讓大家都籤不下去」;甚至有某半導體大廠烙下狠話,「3.1期全部不籤」。
該主管進一步說明,國產化政策墊高綠電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同於是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來補貼離岸風電供應鏈,「若3.2期未能從制度面上支持綠電價格合理化,恐怕很多企業2030減碳目標會直接跳票」。
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認爲,臺灣離岸風電發展至今,政府透過產業關聯政策成功扶植在地產業鏈。然而隨着產業鏈逐漸成熟「轉大人」,政府是時候適度放手,迴歸市場機制,藉此確保臺灣離岸風電整體韌性與競爭力。在綠能建置的過程中,如何平衡產業鏈發展與滿足綠能需求,是政府需要進一步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