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文醉心毛筆工藝
陳耀文蒐集各式竹子製作筆桿。攝影:戴上容
來自臺南毛筆世家的陳耀文,從小被訓練自己養天竺鼠取毛、綁毛、制筆、刻字,練就一身好功夫,成年後承襲家傳事業,在新北市三重區創立「臺北文山社」,因時代變遷市場萎縮,改成專爲書畫家客制毛筆,迄今製作百萬枝匠心獨具的毛筆,深受藝術界喜愛,讓這項夕陽產業得以持續發光。
陳耀文說,早期大陸制筆師傅都從臺南安平港上岸,鄰近的安定、安南與佳里等地,是臺灣早期最大的毛筆生產地,家中飼養2、3000只天竺鼠,全是寶貴的「生財工具」,因早期兩岸不往來,狼毫、兔毫等貨源稀少,臺灣的毛筆幾乎都以天竺鼠毛製成,並將天竺鼠稱爲「筆鼠」。
創文山社拓毛筆王國
他指出,夏天是筆鼠脫毛期,此時滿屋子都是鼠毛,走路得格外小心,也不能開電扇,就怕把毛吹走,更要特別注意脫毛後的筆鼠皮膚不能受傷,恐導致未來長不出毛,「所以我小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幫『筆鼠』掛蚊帳。」
陳耀文說,日據時代出生的父親,在家中三合院制筆並取名「文山社」,父親過世後,大哥陳耀輝接手留守臺南,剛退伍的他則和二哥陳耀清到臺北開拓市場,在新北創立「臺北文山社」,三兄弟齊力協力,打造出全臺有300多家配合批發廠商的毛筆王國。
書畫藝術家爭相下單
但隨着機器制筆興起、學校不再教書法,毛筆市場迅速萎縮,各家毛筆社紛紛轉型做睫毛、腮紅刷,但陳耀文堅持製作專業毛筆,自種竹林、研發技術,任何動物的毛都難不倒他,吸引大批書畫藝術家慕名下單。
陳耀文甚至做出「12生肖毛筆」,由於龍和蛇沒有毛,所以用龍鬚草和蛇皮取代筆毛,他自豪表示這是最滿意的作品,「所以這12枝筆,我是不賣的!」
做12生肖毛筆最滿意
陳耀文也自嘲是「毛癡」,曾遠赴大陸四川臥龍2趟,只爲撿拾貓熊毛來制筆,因進不了觀賞區,就到保育室附近翻找垃圾桶和水溝,終於從水溝取得貓熊毛,趕緊衝回飯店用石灰水浸泡帶返臺灣,完成3枝貓熊毛筆。他還因故宮月刊刊登清康熙皇帝御用筆,興起重現古物的念頭,向太太「報假帳」繳交學車牀、鑲貝殼技術的學費,終於重現皇帝御用筆的風華。
陳耀文兒子陳冠豪近年也返家學習制筆,目前已具備練綁毛筆基本功,刻字則仍在精進中。他告訴兒子凡事就是盡力學,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精,相信孩子無論做什麼都會有自己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