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告別徐向前:老同學,那個人不好惹,有機會換個部隊待
在戰爭年代,陳賡和徐向前都是非常當時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們都出自於黃埔軍校,在學校當中成績都名列前茅。巧合的是他們也在無情的戰火當中結下了非常深厚的情誼。只不過有一次對話卻成爲兩個人命運的轉折點。
1932年11月,陳賡將徐向前叫到一個四處無人的角落,勸他要離開如今的部隊。
但是徐向前卻並沒有這樣做,反而仍然在這樣的部隊待了很多年的時間,那麼陳賡爲什麼要勸徐向前遠離那個人,有機會就換一個部隊呢?他們之間又隱藏着什麼樣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陳賡告別徐向前
那是1932年的9月份,當時任紅四方面軍參謀長的陳賡在和敵人進行決鬥的過程當中,不幸被對方擊傷了右腿。
當時的蘇區條件非常惡劣,而且傷員也很多,醫療條件難以跟得上。而陳賡的傷情又無法再拖,所以他個人主動提出前往上海治療傷病的方法。
收到了陳賡的報告之後,當時鄂豫皖蘇區最高的領導張國燾親自來到醫院對他進行探望,看他面無血色、神情哀傷的模樣,張國燾也相當的惋惜。
但是張國燾仍然表示就算陳賡去上海進行治療,他也希望陳賡日後還能夠留在部隊當中幫助他處理軍務。
此時,上級對陳賡的肯定已經表現的非常明顯了,陳賡卻無可奈何表示自己的傷確實非常重,而且他其實內心早就有想要離開的想法。
無奈實在是身體的原因,導致他不得不前往上海治療,這看似是一副上級關心下級的友愛場景,其實在之前的張國燾早就對陳賡非常不滿,他只是礙於陳賡在黨內的人脈衆多,而且他也沒有犯任何的錯誤,所以張國燾一時間無法對陳賡進行處罰。
最後,張國燾只能夠放任陳賡藉着傷病的原因離開部隊。
陳賡很快就獲得批准離開了部隊去上海進行治療,不過在離開前,他還特意和自己的老同學徐向前見面告別。
其實在部隊的期間,陳賡遇到了自己黃埔時期的舊同學徐向前。其實在之前的時候兩個人的接觸並不多,也並沒有說是一個特別熟悉的關係,但是兩個人在四方面軍相逢之後對彼此之間的瞭解愈加深入,接觸也越來越多,兩個人的友情也在日益相處過程當中慢慢加深。
其實在此之前兩個人互相都看彼此不順眼,陳賡整天嬉皮笑臉,看起來不務正業,而徐向前又太過於正經,兩個人對彼此的誤解很大。
但是經過這一年的磨合期,使得兩個人有了很大的接觸。陳賡發現徐向前雖然看起來古板老成,但是他打起仗來異常的勇猛,手法更是多變,可以說徐向前具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一種能力。
在配合的過程當中,徐向前也可以發現,陳賡只是看起來不正經而已,打仗的時候非常勇猛,最重要的是他的腦子非常靈活,在戰場上應對突發的狀況總是能夠隨機應變,所以這兩個人的配合一下他們的工作進展的相當順利。
陳賡不僅僅是要和徐向前告別,更想和他說一些掏心掏肺的話。雖然兩人見面之後先是簡單的寒暄了幾句,在得知陳賡要前往上海之後,徐向前也衷心的希望他能夠治療成功。
他也知道當時蘇區的醫療條件有多麼落後,如果真的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可能會給陳賡造成永久性的傷害。
在聊天過程當中,他們無意聊起了最近戰爭的事情,這一次戰爭失利,不僅讓陳賡的右腿受傷,也讓陳賡看清楚了很多事情。
這麼多年的征戰沙場,陳賡已經是一個參軍入伍多年的老兵,但無論怎樣他經歷過的敗仗屈指可數,這一次他們卻被國民黨的部隊打的鎩羽而歸,實在讓他非常不甘心。
他們這次是失敗不僅僅是失去了鄂豫皖根據地,更重要的是他們幾乎是落荒而逃、丟盔卸甲。
說起這種戰役,其實徐向前心中也有很多不滿。但卻是蔣介石的人多兵強。可陳賡卻一語中的,說出了其中真正的原因,並不是敵人多和敵人強大,根本的原因在於張國燾的政策本來就有問題,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導致了這場戰役的失敗。
在陳賡看來,張國燾根本不懂軍事策略,更在戰場上隨便的指揮,當前線正在緊張的打仗時,他卻在後方抓反革命。
白天戰士們要在戰場上拼搏,晚上還要被抓起來審訊,搞的大家無法全神貫注的打仗。
陳賡選擇去上海治病也是出於這個原因,他真的想要到上海的中央去披露此事。陳賡要檢舉張國燾的各種行爲。
不過在陳賡慷慨激昂的一頓言辭之後,徐向前卻並沒有過多的進行點評。最後陳賡勸徐向前儘早離開這裡,換一個部隊,不要在張國燾手下工作,畢竟他爲人陰險狡詐。
很多人覺得一場戰役的失敗並不能證明張國燾的能力問題,爲什麼陳賡要這麼誠懇的勸告徐向前離開,張國燾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讓陳賡對他印象如此不好?
張國燾
張國燾之惡
陳賡是我黨一名非常重要的得力干將。在黃浦學校的學習期間,他專門還前往了蘇聯接受了特訓。
1931年當時黨中央在上海的一些諜報人員和秘密機構全部遭到了叛變者的曝光,使得我黨的情報機構與工作遭到了極大的威脅。
爲了自保,黨組織連夜轉移離開了上海。陳賡也因爲這一次轉移來到了鄂豫皖蘇區,開始擔任紅軍的軍事指揮官。
隨着部隊的不斷擴大,陳賡也由此升職變成了紅軍的師長,進入一線戰鬥。在工作過程當中他參與了兩次反圍剿戰鬥,因爲其出色的指揮以及戰鬥能力獲得了很大的成功,隨後他被調任至四方面軍參謀長,成爲了鄂豫皖蘇區的領導人之一。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認識了張國燾,張國燾當時是鄂豫皖蘇區的書記兼任軍政領導。因爲在此之前的張國燾已經擁有了很高的地位和權勢,所以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已經習慣於獨裁專制,更不接受別人的意見。
最重要的是因爲他個人十分認同王明的觀點。甚至在蘇區的內部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整頓與清查,對於那些思想不積極的人羣,他會給他扣上帽子,並且嚴厲的處罰。
對於和自己思想有本質差別的其他人,張國燾會牢牢的記在心底,然後利用各類的事件將他們清除。
在他的嚴刑逼供之下,我黨多爲優秀的革命人員都受到了迫害。有人不同意張國燾的執政理念,他就會利用各種方式對其打擊,逮捕,處分。
但是因爲徐向前的能力優秀,又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很好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張國燾雖然對徐向前不滿,但卻並沒有對他迫害。只是將他手中除了兵權之外的所有權利統統沒收,讓他只能夠涉獵到軍事作戰的部分。
最重要的是因爲在張國燾的帶領下,不好的運動不僅在部隊內部盛行,甚至在羣衆之間都愈演愈烈。
這讓陳賡非常不滿,但是他卻無力抵抗。畢竟如果自己貿然的行動還會引起對方的報復,所以他只能夠等待時機脫離四方面軍的苦海。
最後陳賡還是等到了這個機會,但是和陳賡不同的是徐向前卻並沒有離開張國燾。
即使在陳賡動身前往上海,並且在這個過程當中向黨中央告發了張國燾的罪行之後,一切都沒有發生很大的改變。似乎張國燾也並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徐向前也並沒有聽從陳賡的意見離開,反而是一直跟着張國燾的步伐來到了延安。那麼爲什麼徐向前卻沒有想着離開呢?他又有什麼樣的難言之隱?
徐向前爲何不離開
對於陳賡來說,他好不容易纔等到了這樣一個機會離開,而且還是以自己受傷爲代價才找到的藉口離開。對於徐向前來說想離開就更難了。
因爲他沒有明確的和張國燾作對。而且對張國燾作戰方面有很大的用處,所以張國燾遲遲沒有對徐向前下手,但是很難保證未來兩個人之間是否還會有摩擦和矛盾。
畢竟張國燾經常以各種各樣的手段和藉口對周圍的人下手。但是徐向前卻不能夠隨心所欲的離開,他還是黨員,更是幹部,他不能夠違反紀律和原則,就算他要離開團隊,也需要爭取黨中央和張國燾的同意。
與此同時,其實張國燾也並不願意讓徐向前離開自己的團隊,如果徐向前離開了,必定會有另外一位新的軍事領導過來補位。
這樣的不確定因素就太多了,如果來了一個更爲強硬的人員和他配合起來出現問題,那麼就會影響四方面軍的軍事能力,也影響了他在黨中央的地位。
1939年6月份其實徐向前就提出希望調到中央工作,但是被黨組織所否決。此後的時間當中,徐向前變一直留在四方面軍進行工作。
他們先後經歷了很多磨難,更成功的結束了兩萬五千裡的長征。張國燾最終背叛了革命,但是徐向前卻一直靠着自己的堅定信念,成功的將四方面軍拉回到了正確的革命道路上面,譜寫了非常壯麗的一篇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