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資運動”

參考消息網5月6日報道(文/張熠檸)近日,聲援巴勒斯坦的抗議活動從常青藤聯盟擴散到全美高校,而且得到西方多國呼應。

在這場行動中,學生不僅要求實現加沙停火,還要求“從以色列撤資”(divestment from Israel)。正如《紐約時報》所說,“撤資”成爲反覆出現的訴求,出現在橫幅、學生報刊的社論,還有席捲各個校園的集會中。

“撤資”原爲財經術語,據“投資百科”網站解釋,指“出售子公司資產、投資或企業某部門,爲母公司謀求最大價值的行動”(the process of selling subsidiary assets, investments, or divisions of a company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value of the parent company)。

本是商業行爲的“撤資”,又如何與身爲“象牙塔”的高校聯繫起來?這就不得不說到美國高校掌握的鉅額受贈金(endowments)。美國全國高校經營管理者協會、共同基金研究所聯合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在美國“最富有”的20所高校中,受贈金中位數高達171億美元,而名列前三的哈佛大學、得克薩斯大學系統和耶魯大學,受贈金額均超過400億美元。如此驚人的財富,勢必通過投資來保值增值。當前的“撤資運動”(divestment campaign),總體上講是力促高校不再投資疑似“戰爭共犯”(complicit in the war)的企業,比如在以色列經營或與以色列有業務往來的亞馬遜、谷歌等,以及直接提供武器的防務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等。

英國《衛報》注意到,撤資運動在美國學生活動分子中歷史悠久。近有抵制化石能源企業,早有反對南非種族隔離政策。

那麼,當前日漸高漲的“撤資”呼聲能否落到實處?《紐約時報》已給出答案:目前爲止,高校斷然拒絕調整投資組合或出售與以色列相關資產。其中,耶魯大學不同意從武器製造中撤資的理由是,該行業沒有“達到造成嚴重社會傷害的閾值”(“meet the threshold of grave social injury”)。這一冠冕堂皇的說辭背後,其實有更現實的考慮:一方面,高校大多聘請專業機構打理資金;另一方面,部分投資是通過共同基金等形式,並不容易追溯明確去向。但究其根本,還是高校謀求最大的投資回報——由此看來,誰在借戰爭大發橫財也就一目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