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轉移先做基因檢測 醫師:可延2年壽命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樑逸歆表示,先接受化療、標靶藥物縮小癌細胞面積,再進行切除是目前治療癌症的主流方式。(陳人齊攝)

大腸直腸癌連續13年位居國人10大癌症之首,每年新增超過1萬6000名患者,相當於每30分鐘就有1人確診,其中有約2成的病友確診時已是第四期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不過隨着醫療科技的進步,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若先進行RAS基因檢測,能有助於提升標靶治療成功率,延長存活率。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理事長楊純豪表示,一般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都是以化療搭配標靶藥物爲主,標靶藥物分爲「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anti-EGFR)」、「抗血管新生標靶(anti-VEGF)」兩種,其中RAS基因突變者對於「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anti-EGFR)」具有抗藥性,而RAS基因突變者約佔四成,因此建議確診轉移性腸癌的患者,應先做RAS基因檢測再行後續治療。

RAS基因檢測每次自費需花上8000元,今年6月起健保署納入給付,提供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一生一次的給付,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屬中和紀念醫院對近200名患者的研究統計,一線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比使用抗血管新生標靶用藥,可多存活約10個月。

若是RAS基因無變異的轉移性腸癌病友,先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再接續抗血管新生標靶會比另一種方法再多5個月的中位存活期。

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樑逸歆指出,治療大腸直腸癌的核心原則就是爭取進行手術切除,但轉移後的大腸直腸癌處理起來較爲棘手,因爲若轉移癌細胞過多,進行切除可能造成病患身體無法負荷,因此必須先靠化療、標靶藥物縮小癌細胞面積,再進行切除。

「而妥善的治療絕對有辦法治癒,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樑逸歆說,關鍵就在病患是否具有RAS基因變異,若無變異就可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而根據健保資料統計,使用抗表皮生長因子標靶者比抗血管新生標靶的手術率多出約一成,幫助病患延命2年。

現年63歲的郭先生,在國內某大企業工作40年,平時生活習慣相當良好,早睡早起、不煙不酒,可說是健康模範生,但在一次例行性健康檢查赫然發現,肝臟超音波竟出現一塊陰影,經醫師進一步詢問才發現有痔瘡流血、糞便潛血、鉛筆便等症狀,才揪出晚期大腸直腸癌,並出現肝轉移。

高醫大直腸外科醫師王照元表示,郭先生的案例較爲特殊,臨牀上較少見無不良飲食習慣,無家族遺傳史的病例,但仍有少機率會發生大腸直腸癌,而郭先生在接受基因檢測,經標靶藥物治療後目前已好轉,病程步入穩定追蹤期,因此呼籲大腸直腸癌患者一旦出現轉移,應先進行基因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