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警方未雨綢繆打造校園安全環境
開學季,爲了確保學生們能夠平安順利返回校園,常熟市公安局未雨綢繆,精心佈局,通過一系列細緻入微、多措並舉的安防措施,爲春季開學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平安防線”,全力營造出一個和諧穩定的校園及周邊社會治安環境。
隱患“清零”
校園安全“大體檢”
“只要轄區內有一所學校的安全問題沒有排查到位、隱患沒有及時整改,我就無法安心。”開學前一週,常熟市公安局梅李派出所的民警姜兆暉再次踏入了趙市中學的校園,對前期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回頭看”。
一直以來,常熟公安都將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作爲督促落實校園安防措施的重要抓手,堅持學校自查與公安監督相結合、常態檢查與突擊檢查並重,形成了一套隱患排查、整改、銷號的閉環管理機制。開學前,興福、碧溪、張橋等派出所的民警們對校園內的安防設施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從“一鍵報警”裝置到棍盾叉防爆器材,再到硬質防衝撞設施,每一項都進行了嚴格的檢查,確保萬無一失。同時,謝橋派出所對校園周邊的小賣部、便利店等場所也進行了全面排查,清繳違禁物品,淨化了校園周邊的治安環境。
大義派出所則更是別出心裁,通過提升“EU車”巡邏警力與校園安保人員的應急處突聯動能力,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民警們扮演“歹徒”持械衝擊校園,考驗安保人員的應急反應能力。這一模式已經覆蓋了轄區內的4所學校,今年以來已經開展了22場專項培訓,參訓安保人員的應急處置合格率從65%提升到了92%。
“空地一體”巡防
創新護學模式
2月13日清晨7時許,莫城小學校門口已經聚集了大量的學生和家長。護學崗的民警們穿梭在人羣中,用溫和而有力的聲音引導孩子們有序入校,同時提醒家長注意交通安全。這是常熟公安深化“護校安園”工作的一個縮影。
爲了嚴格落實“護學崗”機制,常熟公安整合了交警、特警、派出所等多警種的力量,聯動教職員工、家長志願者等羣防羣治力量共同上崗。他們不僅維護學校周邊的道路交通秩序,還進行法治安全宣教和巡邏防控等工作。在“護校安園”的基礎上,常熟公安更是創新性地推出了由“警校”向“警校家+N”護學崗轉變的模式,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校園安全管理新模式。
針對不同學校的地理位置、交通狀況和治安環境等實際情況,常熟公安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校一方案”的護學機制。東南、琴湖、福山等派出所對老舊小區、狹窄巷道周邊的學校增設了高空巡航執勤點。指揮室則根據不同學校、不同路段的風險隱患進行精準研判,動態調整附近的機動警力,加強學校周邊的巡邏頻次和疏導管控,確保警力能夠隨着警情的變化而靈活調整。
“本以爲開學第一天疊加工作日早高峰會非常擁堵,但在民警的維護下,整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送孩子上學的張女士感慨地說。
撐起“平安傘”
防範教育不鬆懈
“爲了讓小學生對我們的教育內容感興趣,我們特意準備了動漫普法宣傳片,課堂氣氛果然活躍多了。”在開學第一課上,虹橋派出所的法治副校長通過視頻漫畫的形式,向學生們深入講解了未成年人如何預防校園欺凌、一站式保護等內容,受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歡迎。
大義、沙家浜、虹橋派出所還通過線下“法治校長進校園”和線上“雲上法治微課堂”雙軌模式,深入轄區內的校園進行普法宣傳。今年以來,僅大義派出所已經舉辦了6場活動,覆蓋了中小幼3200餘名師生。除了校內的溫暖關懷,校外也要有保障。大義派出所內設有常熟市公安局和常熟市檢察院聯合建立的未成年保護中心以及“義心護航”未成年人關愛工作站。
圍繞“法治關愛+心靈守護+成長護航”的工作模式,工作站充分整合了社會資源,爲關愛未成年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除了派出所的民輔警外,工作站還吸引了社區網格員、律師、教師等20多名愛心人士的加入。2024年,工作站已經向8名需要幫助的未成年人開展了愛心幫扶、心理輔導等活動,形成了“事前有預防、事中有應對、事後有關懷”的關愛工作新格局。
常熟公安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爲人民”的莊嚴承諾,用堅實的“平安傘”爲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安全的天空。在未來的日子裡,常熟公安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守護着每一條“上學路”,爲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蘇報融媒記者 方方 通訊員 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