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明文化建設再譜新篇

明代,一個精彩又極具傳奇色彩的時代,無論經濟、軍事、科技還是文學、藝術都對後代中國產生深遠影響,並且深刻塑造了北京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站在“第二個結合”的關鍵點和首都建設全國文化中心的格局之上,我們該如何挖掘和利用明文化這座寶庫,讓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得以傳承發展?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7月13日,2024明文化論壇在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開幕。

作爲明文化的富集之地,昌平區用連續三屆明文化論壇交出了答卷,讓明文化在研究交流中得以深化,讓明文化在生動的展覽中得以再現,讓明文化在多彩的活動中深入人心,實現明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由明看北京

奠定北京老城格局

自明成祖朱棣決定遷都北京,原是軍事重鎮的北京便開始了都城的營造,也正是從這時起,我們今天看到的北京老城格局有了雛形。

史載北京宮殿營建時,“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門闕,規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壯麗過之。”至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冬,北京宮殿宣佈“告成”。統計其總數“通爲屋八千三百五十楹”,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故宮。

朱棣之後,明朝歷代皇帝不斷完善都城的營建,中國明史學會理事、研究館員胡漢生介紹,到了明正統年間,北京城的建設已經日臻完善,不僅統治機構比如皇宮、衙屬建設非常完備,而且京城的城垣、城樓、護城河都修建到位。此外,京城西北的明十三陵經過幾代皇帝的營建,也初具規模,“古代都是陵京並稱,所以明十三陵和北京城是一體的,對於首都的建設起到很大作用。”

不只是宮殿建築和城垣佈局,明代北京城的一“撇”一“捺”——長城與運河也爲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自西周時期便開始修建長城,後秦、漢、唐、宋各朝時亦有修築。但若論規模、投入、建築水平,明代可謂達到了巔峰。洪武年間,大將軍徐達和常遇春負責修繕居庸關長城,讓這裡成爲守衛京師的最後一道也是最堅固的要塞,其關城規模宏大,長四千多米、南北共敵樓15座,衙屬、營房等軍事機構一應俱全,並且形成了自南向北完備的軍事防禦體系。

如果長城重在拱衛京師,那麼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則是京城經濟的有力保障。永樂九年,明成祖決定重開會通河,也正是明初的大力整治,會通河的通航能力大大提高,年平均運糧至京的數量,由以前的幾十萬石,猛增到幾百萬石。隨着運河運力的大增,明成祖也宣佈停止海道運輸南糧。運河的疏通,也讓大運河沿線成爲明朝最重要的經濟帶,京東張家灣也成爲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獲得“大運河第一碼頭”的美稱。

“北京擁有七大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五個(故宮、長城、十三陵、天壇、大運河)都與明代有關。”在2024明文化論壇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宋豪傑介紹道。

而提到明代,昌平則是繞不過的一環。這裡不僅有埋葬着13位明代帝王的明十三陵,還有着易守難攻的居庸關長城,永安城、鞏華城等明代重要城池也留下遺蹟,明文化富集是昌平區一大突出特點。

多年來研究明代帝陵,胡漢生認爲,明十三陵是明文化的縮影,這不僅因爲研究明文化繞不過帝王歷史,更因爲明十三陵的建築規制也體現出明文化的精華。明十三陵保存完整,地上的神道、石牌坊、神聖功德碑、石像生等文物遺存對我們研究明代的禮制、建築等都有重要意義。而其地下更是一個巨大的文物寶庫,目前明十三陵僅定陵地宮進行了考古挖掘,出土文物3000餘件,其中不乏諸多國寶級文物。

由明看明文化

爲明文化研究提供平臺

胡漢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過去有一種看法,認爲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明朝比較孱弱,沒什麼值得研究的。“然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它不是割裂的,其實明文化涵蓋的面很廣泛,不只是政治、軍事,其科技、文化成就也非常突出,明末還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這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

那麼,明文化要研究什麼、怎麼研究、我們該如何挖掘明文化這個寶庫?在昌平區,連續舉辦三屆的明文化論壇給出了答案。

2022年,首屆明文化論壇以“煥新明文化,賦能十三陵”爲主題,亮相裝飾一新的明十三陵景區遊客中心。論壇分爲一場主論壇和四場分論壇,分別圍繞明文化價值挖掘與創新提升、明十三陵保護與活化利用、十三陵區域發展與文旅融合和文化遺產與數字新媒體等內容展開討論。

2023年,在首屆明文化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之上,以“臻美大明溢彩彰華”爲主題的2023明文化論壇在昌平明十三陵景區舉辦,本次論壇呼應文化中心建設突出“深”,在議題設置方面充分考慮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等時代要素,圍繞文化遺產、文旅融合、數字文博、服飾美學、永樂大典等5個主題展開學術探討交流。

連續參加了兩屆明文化論壇,在胡漢生看來,這樣一個國際性的論壇給了廣大明文化研究者、愛好者一個交流的平臺。“學術研究沒有止境,每個人的研究成果在整個研究中都是階段性的、局部的,現在昌平區提出要把明文化論壇作爲全世界明文化研究的基地,我認爲這樣的想法非常好,可以爲所有明文化的研究者提供一個發揮的平臺。”胡漢生說。

研究是保護的前提。胡漢生告訴北青報記者,通過研究不斷挖掘和揭示明文化的內涵和價值,引發民衆保護文物遺蹟自覺性,讓大家主動投身文物保護與傳播的工作中來,這是明文化論壇在社會層面更重要的意義。

今年,以“多彩大明·盛世華章”爲主題的2024明文化論壇再次升級,文化視野更加開闊。時任昌平區區委宣傳部部長馮志明介紹,本屆論壇既注重學術引領,又有接地氣的案例分享和觀點碰撞,尤其是6場主題論壇,從中外文明交流互鑑、明文化愛好者眼中的大明、古都營建及保護與文化傳承、陽明心學的當代價值、明代經典著作、科技賦能文旅融合發展等方面,進行多主題、廣視角的交流研討,匯聚各行各業明文化愛好者對明文化的多維解讀,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由明看昌平

明文化資源轉化爲發展動力

不只明文化論壇,近年來,昌平區緊抓明文化富集優勢,通過明文化挖掘和展示,將這一優勢轉化爲發展的動力。

作爲明文化最直接的載體之一,昌平區不斷擴大明十三陵文化遺產開放範圍,推動全域旅遊發展。北青報記者瞭解到,今年明思陵將對外開放,未來將重點貫通十三陵7.3公里主神道、保護十三陵兆域邊牆,打造世界文化遺產旅遊路徑,開放未開放陵寢,建設十三陵大遺址保護區,呈現昌平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古建之美、明文化之美的同時,也爲遊客提供更多的文化旅遊資源,持續提升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能級。

文物是明文化的親歷者,也是最好的講述者。昌平區着力提升文物展示展覽水平,一方面通過數字化手段豐富展陳方式,讓數字孿生的文物成爲講述明文化故事的主體,也讓觀衆在沉浸體驗中感受明文化的魅力。

古色古香的色調、豐富多元的展品、數字沉浸的體驗……去年長城文化節期間,打造一新的居庸關長城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長城博物館利用戶曹行署原有的建築用房,共設置了6個展廳,從春秋戰國時期建設居庸塞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對居庸關長城進行修復,博物館梳理了居庸關兩千餘年的歷史。博物館還通過數字多媒體還原了長城的磚石結構和燒鑄方式等,讓觀衆全面瞭解長城這一世界上最偉大的人類工程。而數字化體驗,則讓遊客沉浸式感受到居庸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形和作爲“京師之枕”的特殊地理位置。

還沒開展,觀衆們就在展廳門口排起長隊,只爲一睹萬曆文物的風采。前不久,“萬曆那年——萬曆專題文物展”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博物館展出,引來公衆觀展熱潮。近年來,“文博熱”持續升溫,逛博物館成爲年輕人的新時尚。昌平區也發揮明十三陵博物館文物數量多、種類全、價值高的優勢,推動文物“走出去”和“請進來”,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明朝文物專題展。

除了博物館裡的文物,昌平區還擁有明十三陵、永安城、鞏華城等多個明文化地標,如何讓這些曾經熠熠生輝的古蹟“活”起來?昌平區持續加強明文化保護活化利用,通過豐富多樣的明文化活動提升市民遊客參與度,讓原先停留在書本上冰冷的明文化在創新活動中“活”起來,真正走進羣衆心裡。

手持儀仗鉞斧、身着華服與甲冑,300多人的浩蕩隊伍沿着明十三陵神路前進。4月4日,一場再現500多年前明代皇室謁陵盛況的表演正在進行;在昭陵景區,十六位性格各異的明代皇帝穿越“現身”,爲現場觀衆勾描了大明王朝270餘年的歷史;而在明十三陵景區遊客中心,首屆明十三陵鳳冠及首飾大賽正在激烈比拼,選手們帶着各自設計的鳳冠和首飾作品登臺介紹,展示以鳳冠霞帔爲代表的傳統美學。

今年,昌平區第四次舉辦了明文化節,活動規模更大、內容和形式也更爲豐富,涉及明代歷史、禮儀、服飾等多個方面。這些形式新穎的活動讓明文化不再是停留在書本和文物本體之中,而是鮮活地走進了市民羣衆之中,讓文化帶動旅遊發展,用旅遊推動文化傳播,文旅融合讓明文化資源變成昌平區高質量發展的又一助推力。

亮點

多個重磅項目主論壇現場發佈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今年明文化論壇主論壇除了主旨演講等交流研討環節外,還將通過直播秀方式,發佈明十三陵全域開放計劃、明文化文博旅綜合體建設項目以及明代遺址遺存文旅研學線路等多個重磅項目。

研學是如今熱門的旅遊新業態,爲豐富景區旅遊產品,昌平文旅集團結合昌平區鮮明的文化特色,將在明文化論壇上推出兩條特色研學線路。其中線路一名爲“追溯昌平之源探尋千年文脈”,線路包括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明十三陵長陵+定陵景區+明十三陵遊客中心,同學們將在遊覽之中瞭解昌平歷史文脈。線路二名爲“感受長城精神觸摸歷史長河”,線路包括居庸關長城+永陵或思陵等未開放陵寢,同學們將登上長城領悟“長城精神”,探秘皇家未開放陵寢感受明文化魅力。

爲持續推動明十三陵全域旅遊發展,本次明文化論壇上,明文化文博旅綜合體項目也將面向全球發佈方案徵集。據悉,明文化文博旅綜合體項目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十三陵鎮,世界文化遺產明十三陵景區南側,屬昌平新城範圍內,位於昌平新城CP00-0101街區。周邊分佈有豐富的文旅資源、商服資源及科研產業,如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銀山塔林、白浮泉址、八達嶺奧萊、樂多港、未來科學城、南口產業園等。

隨着兩屆明文化論壇的成功舉辦,明十三陵不斷擴充景觀格局,推動更多遺址遺蹟展示開放。而在今年的明文化論壇上,明十三陵未開放陵寢開放計劃方案也將正式對外發布。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方案通過整體開放明十三陵各陵寢,使遊客充分了解明朝發展歷史及明代皇家陵寢的歷史發展脈絡、陵寢建築制度及演變歷程,豐富十三陵展示利用內容,同時建設智慧、低碳、生態的服務管理系統,滿足遊客需求,增強遊客體驗感,遠期結合陪葬墓、附屬建築及兆域邊城等構成要素的開放展示,實現明十三陵全域開放目標。

計劃將按照三期實施,預計到2030年,實現明十三陵帝陵陵寢全部開放的目標。其中一期爲2024年至2025年,開放陵寢爲思陵、永陵;二期爲2026年至2028年,開放陵寢爲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宮遺址;三期爲2029年至2030年,開放陵寢爲獻陵、裕陵、慶陵。

十餘家文博機構參與國之重寶集中亮相

2023明文化論壇期間,一場名爲“明定之典——定陵文物再聚首展”的展覽吸引了各地文物愛好者齊聚明十三陵。據悉,這是64年來,定陵出土的萬曆皇帝金絲翼善冠和孝端、孝靖皇后4頂鳳冠首次齊聚亮相展出。而今年明文化論壇期間,重磅展覽也將再次升級,共有十餘家文博機構參與的“明韻風華國之重寶——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將亮相明十三陵。

北青報記者瞭解到,本次展覽以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文物交流中心、武漢博物館、昌平區博物館、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精選的百餘件展品爲主,將分爲八個單元進行展覽,展品涵蓋皇家重器、服飾、佛造像銅器、傢俱、書畫、瓷器、金銀器、玉器等文物。

據悉,展品以皇廷重器爲主,除金絲翼善冠和皇后鳳冠外,董其昌書法真跡、皇史宬金匱、《永樂大典》副本珍本等一批重量級國寶文物將集中亮相。每一件展品都是對“明韻風華”主題的深刻詮釋,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幅絢麗的歷史畫卷,讓觀衆彷彿穿越回那個輝煌的時代,親身體驗明朝的文化與藝術。

本版文/本報記者張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