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覺得「我的孩子不夠好」?孩子會驗證父母內隱的信念

▲你常覺得看自己的孩子不順眼嗎?(示意圖/CFP)

文/陳志恆

許多家長常看自己的孩子全身上下沒一處順眼,甚至會懷疑自己怎麼生出這樣的孩子?

然而,孩子並不是不在意。就是在意,纔會頂撞,纔會迴應。看似對抗的反應,就是青少年典型的行爲模式之一,目的是爲了表現出獨立自主的一面。

我遇過好多家長,他們煞費苦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做的一切都出自於愛。然而他們不知道,這份「愛」,可能帶來反效果。

我曾在許多演講場合和家長分享:「孩子會長成你們心底所相信的樣子。」

許多家長一時難以接受:「怎麼可能?我們都期待孩子懂事、成熟且成功啊!」

是的,「期待」是一回事,「相信」又是一回事。如果你想達成一個目標,這是你的期待;但你認爲自己是否能達成,這是一種相信,而你相信「這個世界會如何運作的方式」,就是一種信念。

真正影響孩子發展的,往往是信念,而非期待。這就是許多家長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常感覺到事與願違、力不從心的原因。

當家長不斷數落孩子的缺點、說孩子的不是,表面上是爲了孩子好,恨鐵不成鋼;但內心所呈現出來的,正是一種「我的孩子不夠好,一無是處,所以才需要我不斷提醒」的信念。於是,從這個信念出發所看到的孩子,永遠是不夠好的。

孩子會驗證父母內隱的信念

孩子會驗證父母內隱的信念

孩子呢?孩子自幼看着父母的背影長大,望着父母的眼眸長大,因此,很容易內化父母的信念。這種內隱的信念,儘管沒有明說,孩子卻感覺得到,也就是:「父母對我是失望的」或「父母認爲我很糟」。

於是在不知不覺中,孩子會去「驗證」這種信念。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試着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大人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我們看到許多青少年與父母對立衝突、僵持不下,這是青少年孩子從依賴朝向自主,逐漸想脫離父母的照顧與干涉,同時藉由和父母唱反調,來證明自己有能力獨當一面的方式。對他們來說,「認可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遠比「當個大人眼中的乖孩子」來得重要。

而父母卻往往把青少年孩子反抗的行爲,看成一種無能或不尊敬的表現,因此更加嚴格控管;內心則更加相信孩子「確實一無是處」,更不可能給出孩子任何的肯定。

直到最後,大人累了,心想就任由孩子去吧!反正孩子不是個成材的料;孩子則領悟到,再怎麼努力也沒有用,乾脆徹頭徹尾地放棄努力,用無能來證明自己就是大人眼中沒有用的「廢柴」「魯蛇」。

來自心智的偏頗推論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相同的是,他們都不斷在尋求照顧者的認同與肯定。這是一種生存策略,唯有透過這種方式來感受愛,才能擁有活下去的安全感。

每個孩子有着天生資質高下的差異,或是氣質、性格上的差異,然而,行爲是波動的,一個人不可能無時無刻都展現讓人搖頭的行爲。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擁有怎樣的信念,就會用什麼眼光去看他,同時決定了看到的是孩子的優點或缺點。

我們的心智是個過濾器,依照大腦內建的地圖過濾來自外界的各種訊息。而訊息篩選的依據,就是那些我們認爲無庸置疑的信念。

當我們對孩子帶着「我的孩子就是不夠好」的信念時,就會傾向在孩子身上找缺點、翻舊帳,同時放大檢視任何負面的行爲,偶爾出現的好表現,也可能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心智容易根據內在的信念做出偏頗推論,以證明信念的正確性。例如當孩子小時候的數學成績不夠出色,便推斷孩子沒有數理天分,長大後還是別走和自然科學有關的領域。事實上,這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性存在。 在此同時,孩子也逐漸學到了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方式,包括對自己的觀感、狹隘的過濾篩選機制,以及偏頗的推論方式等等。

於是,一天又一天,孩子長得越來越像大人所相信的樣貌。

你無法從口裡說出一個「好孩子」

大人常犯一種錯誤,就是不斷訓誡孩子,要孩子這麼做、那麼做,以爲如此孩子就會自動變成大人心目中的理想樣貌。

事實上,你無法光用言語就打造出一個符合期待的孩子。孩子的行爲發展,與成長環境中的重要他人互動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孩子身旁的大人是否真心信任孩子有其良善與充滿力量之處。

當孩子表現出來的正向行爲被充分地肯定,就會繼續表現類似的行爲;當孩子的努力從未被看見,而一些不被接受的行爲卻一再被放大檢視,孩子便會不斷展示無能來提醒大人:別忽略我的存在。

我們很少被提醒去看見孩子身上的優點,因爲我們從小到大也是在被指責中長大。你需要刻意練習去欣賞你的孩子、改變你對孩子的信念,如此一來,你將在孩子身上看到不同的樣貌。

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去信任你的孩子吧!

本文擷取自 圓神出版社《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