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登月艙成功着陸內蒙古 獲得月球背面砂石樣本

嫦娥六號登月艙成功着陸內蒙古 ,工作人員檢查艙體完整性。(圖/新華網)

大陸嫦娥六號登月艙在週二返回地球,成功完成了「從月球背面採集首批樣本」的歷史性任務,這是中國大陸野心勃勃的太空計劃,再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

CNN報導,大陸中央電視臺特別直播嫦娥六號返回艙的降落過程,影片捕捉到鍾型的返回艙以降落傘降落的情況,最終落入草原上,任務控制室爆發出陣陣掌聲。

根據中央電視臺報道,搜索小組在幾分鐘後,就就找到了已燒成黃銅色的返回艙,隨即在旁立起旗幟以茲紀念。隨後一名工作人員正對艙體的完整性進行檢查,並無問題。

在任務成功後,習近平也立即發表賀電,稱讚這項任務是「建立太空和科技強國的里程碑式成就」。

北京計劃在2030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研究基地——據信該地區可能留有最老的水冰,因永遠不會被太陽照射而保存至今。尋找月球上的水,一直是各航太國家的重點,美國也希望在那裡建立一個基地。

嫦娥六號的返回艙攜帶了多達2公斤的月球塵埃和岩石,這些珍貴的樣本先由大陸的研究人員進行分析,之後會分享給國際科學家一起研究。

專家表示,樣本分析結果可以幫助科學家回顧月球、地球和太陽系的演化過程,同時也有助於未來利用月球資源,進一步探索月球的目標。

這些樣本是使用嫦娥6號的鑽頭和機械臂,從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內採集的,該盆直徑大約2500公里,深13公里,最大落差16.1公里,相當龐大。是大約在40 億年前,一場發生在月球背面的巨大撞擊所形成,地球上永遠看不到它,陽光也無法照射。

月球被地球的引力給「潮汐鎖定」,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一致,因此我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常俗稱爲「月球正面」)。月球背面難以窺見,很長一段時間,一直是科學家的幻想家所着迷的地方,曾經有許多想像。

1959年,蘇聯月球 3號太空船首次繞行到月球背面,拍攝到第一張的月球背面照片,創下探測紀錄。不過蘇聯的月背照片解析度非常差,只能看到部分地區的亮面與暗面。

直到美國在1966至1967年間的「月球軌道計劃」,5艘探測器仔細的調查月球,才清楚的看到月球背面的坑洞更多、更岐嶇的地貌。

月球背面大部分地區都沒有月海(由冷卻熔岩形成的大而暗的平原),只有幾處巨大的撞擊坑,出現類似正面月海的暗色。

在1960~1970年代的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期間,都是降落在月球正面,因此長久以來,科學家一直沒有月球背面的岩石樣本。直到前幾年中國大陸嫦娥四號任務,使中國大陸成爲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在月球背面完成軟着陸的國家。大約五年後的現在,包括中國大陸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希望獲得月球背面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