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善用科技 點亮原鄉經濟
工研院中分院誘導式蟲害防治系統、小型化複合熱能數位乾燥設備農業技術成果展示。工研院/提供
產業技術司支持工研院在臺東舉行原鄉智慧科技應用成果展暨交流活動。工研院/提供
原鄉特有的人文、農業與觀光是部落文化與經濟的基礎。秉持着與自然共生及永續環境的理念,近年許多部落開始藉助科技的力量,發展原鄉特用作物;或藉數位轉型,從循環友善材料、智慧與數位科技,推動部落農業與文化發展。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以創新科技,促部落提升特用作物經濟力,爲原鄉打造科技故事觀光,吸引錢潮與人潮。
產業技術司積極發展科技農工技術,有助原鄉提升特色經濟作物品質、農業剩餘資材循環再利用創造新價值、以及結合數位觀光體驗與訓練的運動科技,不只使部落經濟創新,也用科技助原鄉達到數位平權,併成爲年輕人重返家鄉的驅動力。
在原鄉文化脈絡中,棒球運動發展是重要篇章,而農業是部落產業之根基,因此科技導入將成爲當地經濟振興的有力輔助。通過先進的棒球訓練科技引入,如數據與動作分析技術,提升年輕棒球運動員的訓練效率與成效,另一方面也將農業作爲重要經濟支持點,利用智慧農業解決方案,如科技農工和循環經濟概念,提升特色農產品的質量與經濟價值。同時以數位轉型概念推動部落運動紮根、文化觀光與高價值農業的原鄉經濟發展。
此外,結合棒球科技訓練與農業科技不僅提升了部落的經濟效益,更爲原鄉打造出一個獨特的科技故事,吸引更多遊客和投資。通過這種創新的模式,不僅使部落經濟獲得創新與活力,也助力於實現數位平等,鼓勵年輕人返回家鄉,參與到棒球科技訓練和農業科技創新中,從而爲原鄉注入新的生命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這一策略,旨在通過科技的力量,使棒球訓練與農業發展相輔相成,共同推進部落的全面發展。
除原鄉經濟作物之外,產業技術司也逐步從科技農工技術擴展至運動科技。在部落共有的回憶上,藉由數位科技重拾部落的歷史記憶。譬如工研院就在曾經紅極一時的紅葉少棒發源地—臺東紅葉村,整合運動科技與數位沉浸式體驗工具,以紅葉少棒爲故事主軸,重拾地方的光榮記憶,也運用運動科技提升偏遠部落國小棒球隊訓練成效。
工研院在臺東延平鄉紅葉村,引入「技術搭臺、文化唱戲」理念,導入科技專案支持研發的棒球科技訓練工具,透過感測裝置將球員的訓練動作數據化,提供個人化訓練優化建議,並給予每位球員職棒等級指導,讓部落教練多一個專業級訓練助手,達成有感科技平權。
運用科技增強「棒球九宮格」與「打擊分析」等科技訓練技術,成功舉辦數場融合科技的棒球訓練營,並由資深職棒球員領銜執教,利用創新技術,爲年輕棒球運動員提供先進的訓練課程,以幫助原鄉青少年棒球人才縮短訓練上的數位鴻溝,期望能培養出更多來自部落的傑出棒球選手。並藉由科技賦能,整合運動科技與數位沉浸式體驗工具,以紅葉少棒爲故事主軸,重拾地方的光榮記憶,協助棒球文化及在歷史上的關鍵地位延續與再現。
透過數位科技採集歷史,成爲歷史體驗旅遊的基礎。紅葉少棒的故事在臺灣棒球發展上是重要的里程碑,如今這個歷史IP正化身數位新生命,爲臺東觀光注入新動能。
科技對原鄉展現的協作,不需要花俏或非常先進。若能在技術搭臺、文化唱戲的原則下,組合出在地適用、精準應用的有感農工科技與數位體驗技術,無論在農業、觀光或文化歷史上,相信有機會提供並造就出偏鄉部落的創新有感經濟力。(作者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原鄉智慧科技應用計劃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