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基金涌入提速氫能商業化

□記者 郭慕清

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中,氫能作爲清潔能源的重要形式日益受到矚目。記者近來梳理髮現,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均出臺了各類政策支持氫能產業發展。隨後,多支氫能產業相關基金加速落地,助推行業發展提速。

產業基金活躍度不斷提升

根據《中國氫能產業展望報告》,2020年至2060年,我國的氫能消費將實現跨越式增長,從3173萬噸激增至近8600萬噸,樂觀情景下甚至有望突破1億噸大關。面對龐大的需求,不少地方都想“分一杯羹”。

2024年12月4日,廣州市發佈《關於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推出18條措施支持氫能產業發展。其中提到,要加大資金支持、提升氫氣供應能力、支持加氫站建設、支持加氫站運營等。

不只廣州,近期,包括內蒙古、北京、四川在內,多地都密集出臺了對氫能產業的支持政策。隨着政策利好的不斷釋放,各類產業基金的活躍度也在不斷提升。記者梳理髮現,僅在2024年10月和11月兩月,浙江、河北、江蘇、湖北等地就有多隻氫能產業基金落地。

2024年11月25日,浙江臨海市舉行三期產業基金母基金啓動和氫能項目集中籤約儀式。記者瞭解到,該母基金由浙江股權服務集團、臨海市工投集團、浙江普華天勤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資10億元,三方將以氫能產業鏈爲主線,以資本爲紐帶,在打造氫能產業生態鏈、培育氫能產業龍頭企業、聯合發起氫能專項投資基金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在臨海市實現氫能源產業上中下游協同創新發展。

當日,中金辛集氫能創業投資基金啓動大會在河北辛集市召開。會上,中金辛集氫能創業投資基金啓動簽約。該基金由辛集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河北省科技金融發展促進中心、中金資本運營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億元,主要圍繞辛集市氫能產業鏈,全力打造氫能產業創新集羣。

2024年10月15日,江蘇省宣佈正式啓動規模5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其中,常州設立了“江蘇省新能源(常州)產業專項母基金”,總規模50億元,重點圍繞氫能等產業領域進行投資佈局。

湖北也在積極打造氫能產業科技創新高地。10月9日,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佈關於徵求《湖北省加快發展氫能產業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表示要在2027年,全省氫能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其中,在該文件中顯示,在保障措施方面,將設立10億元省級氫能產業投資基金,推動形成覆蓋科創、孵化、加速和上市培育全過程資金需求的基金羣。

除此之外,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綠色能源和低碳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已在京落地,註冊規模爲100億元人民幣。基金重點投資於綠色低碳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氫能、儲能及燃料電池等領域。

氫能商業化或將提速

氫能產業是未來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但氫能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

上海一家投資機構負責人表示,全國各地氫能產業基金的成立和運作,顯示了資本市場對氫能產業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以及對推動氫能產業發展的積極投入。此外,各類知名創投機構也在加碼佈局,比如高瓴資本、順爲資本、紅杉中國、IDG等機構都在加速佈局。

記者發現,在新能源新材料方面,氫能已是高瓴2024年出手最多的細分領域,包括漢丞科技、陽光氫能、明陽氫能、羅託布斯特、唐鋒能源、重塑能源、浙江藍能等。此外,高瓴也投資了儲能領域的液流儲能、光伏機器人仁潔智能等。

在這些企業中,明陽氫能聚焦制氫電解槽產品;陽光氫能專注於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技術;羅託布斯特主攻工業規模的低碳制氫技術開發;唐鋒能源爲燃料電池膜電極的研發商;重塑能源集中於燃料電池技術;浙江藍能聚焦氫能及清潔能源裝備,爲儲運鏈條公司。可以看到,高瓴在氫能各個環節均有佈局。

與此同時,在氫能領域,“順爲系”至少投資了3家氫能企業。其中,2024年8月,順爲資本宣佈,完成對氨氫融合大功率內燃機研發企業“氫成綠動”的數千萬元天使輪投資;2024年7月,隆深氫能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順爲資本、力合科創、小米集團、友阿股份等;2022年,順爲資本參與了慕帆動力的Pre-A輪融資。據悉,慕帆動力專注於零碳氫能發電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其氫燃氣輪機產品在分佈式能源、數據中心、軌道交通等多個碳中和場景中展現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長三角某氫能公司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氫能產業利好政策頻出,行業在政策端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力度。在中央層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前沿新興氫能發展、《能源法(草案)》對能源定價有明確規定,氫氣價格有望實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在地方層面,今年我國共有22個省級行政區將氫能寫入當地政府工作報告,各地從不同側重點積極發展氫能產業。中央和地方的政策支撐,或將成爲明年行業爆發的強助力。

在資本、政策等多重因素助力烘托下,國內的氫能項目呈現“遍地開花”態勢,各類氫能項目簽約、備案、開工、投產的信息不絕於耳。

對此,國金證券氫能組分析師姚遙認爲,2024年是氫能行業準備年,在政策推廣、示範效應和產業降本三重驅動下,明年將迎放量,帶動產業邁向商業化。

他表示,從應用端來看,氫能項目正向一體化發展、應用場景不斷延伸,示範落地催化存量項目進度;從經濟端來看,相關產業鏈成本的下行,也讓綠氫應用逐步邁向平價。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