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大咖挺深度節能 彭雙浪:碳費應集中發展淨零科技

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於會後記者會轉述與會者意見。他說,童子賢針對電價、電動車與充電樁、水資源三個議題分享意見,提及過去臺電吸收很多電價,對臺電不是很公平,雖然低電價政策對出口導向產業有補貼效用,但臺灣出口產業能力強,應該主動加強生產與出口的能力,並指調漲工業電價是「還臺電一個公道」,因爲合理的電價是必要的,目前臺灣工業電價也趨近韓國。

童子賢也說,臺灣運輸部門佔全臺碳排比例13%,對照歐盟約有100萬個電動充電站,臺灣目前爲止只有6,000個充電樁,因此運輸部門應該更積極迎頭趕上;至於水資源,雖然農業部門佔碳排量不高,因爲糧食高比例來自進口,反過來看,農業消費碳排量應該加上農業碳排量,且世界各國糧食產量有可能受氣候變遷影響,政府可投入基層農業用水的基礎建設,並進行水庫清淤。

對於會中報告案之一的深度節能計劃,彭雙浪與童子賢均表態支持,並認同應該擴及到全民。彭雙浪提到,ICT產業可以協助推動深度節能,亦希望《產創條例》對於儲能與節能可給予更多優惠及減免。

此外,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提到,碳費即將開徵,希望政府能搭建平臺,讓企業導入ESCO,或者讓企業界與金融業合作的時候,讓金融業更瞭解企業界的需求,也讓企業界瞭解金融業可以幫助他們什麼,如此才能創造雙贏。

張惇涵補充,今天會中有委員提及,因應世界各國明年初就要提出新一輪的國家自定貢獻(NDC),臺灣的標準應該接軌全球,希望下次會議能提出2030、2032、2035年的計劃,總統賴清德當場指示,要在既有盤點基礎上做討論,並於明年一月委員會議提出,再凝聚更大的共識。

針對媒體關注,近期有地方政府表態盼分到碳費,環境部長彭啓明轉述,彭雙浪會中提及,碳費應該集中在淨零科技發展,而不應該分配到地方,分散發展的力量;臺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也提到,未來可藉碳費幫助勞工轉職培訓,或針對新住民、原住民、高齡長者們進行職訓。彭說,與會者意見一致,認爲碳費應在永續、公正轉型做更好的運用。

彭啓明補充,溫室氣體與空氣污染物是不一樣的,空污費有六成放在地方,是因爲會造成地方的空氣污染,但溫室氣體排放攸關製造層面,臺灣約有10個縣市沒有高碳排公司,會有10個縣市一毛錢都分配不到,反而集中在三個縣市上。

至於外界關注是否觸及核能議題,張惇涵說,委員會中並未討論核能或新核能的議題,賴清德和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都強調,要滿足確保核安、核廢料處理方案、達成社會共識和對話等三個目標,立場並未改變。

對於日後委員會運作狀況,張惇涵說明,三位副召集人將分別帶領多個分組進行討論,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將帶領淨零路徑、綠色永續金融、國土永續調適韌性三個小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將帶領多元綠能減碳科技、永續綠生活兩個小組,童子賢將帶領綠色數位雙軸轉型、公正轉型兩個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