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年發行4000萬冊,家喻戶曉的讀者、意林,爲啥現在不行了?

“日本洗盤子至少要洗7遍!”“爲救麻雀,美國全國停電!”……這些文章標題,是否勾起了不少讀者們的回憶。

這些在我國家喻戶曉的外國故事,大多數出自早年間的“國民雜誌”:《意林》、《讀者》。

在筆者中學時期,《意林》和《讀者》真可謂是人手一本。

不是因爲別的,只是因爲在當時,學校實行封閉制管理,這兩本雜誌便成爲了同學們不可多得的課外讀物。

而正是這兩本曾經成爲無數青少年“文學啓蒙”的雜誌,卻在今年年初突然“塌房”。一時間,網絡之上對其一片罵聲。

而這,又究竟是爲何?

要洗7遍的盤子

“猶太人愛讀書,英國人講禮貌,日本人講衛生,德國人很嚴謹……”,時至今日,仍然有不少國人對此深信不疑。

甚至到了現在,仍然有許多小學老師會給孩子們講“中日孩子夏令營大比拼”的故事。

以上的種種認知的來源,便是《意林》和《讀者》這兩部雜誌。這也恰恰是這兩部雜誌,突然之間被口誅筆伐的原因。

而這些認知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今天看起來荒誕不經的“故事”。其中的不少故事,對我們而言都可謂是老生常談,甚至被一些人奉爲圭臬。

其中最典型的,便是“中國留學生洗盤子”的故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身爲中國留學生的作者,正在日本教授的課堂上昏昏欲睡。教授見狀,便停止了講課,徐徐開口,跟他們講述了另一箇中國留學生的故事。

這位“前輩”初到日本留學,便在課餘時間找了一家餐廳打工,維持生計。然而在入職之初,餐廳老闆便告訴他:“爲了保護客人的用餐衛生,每個盤子至少要洗7遍!”

這位留學生便打起了小算盤:洗盤子的工作按件計價,那我每個盤子少洗幾遍豈不是可以多賺不少錢?反正老闆也看不出來。

於是,他很快便將老闆對他的叮囑拋諸腦後,每個盤子只洗三四遍便送給後廚。而老闆果然沒有發現,他也就沾沾自喜。

可誰承想,在之後的一次衛生檢查時,老闆突然掏出來一沓試紙,隨即便對洗好的盤子挨個檢查。這位留學生的“偷懶”行爲,最終被老闆抓了包。

面對老闆的質問,留學生理直氣壯地說:“反正洗三四遍和洗7遍都差不多,何必多費功夫?”

而這位老闆不慌不忙,只是淡淡地說道:“你被解僱了,我們不需要不誠實的人。”

這位留學生也不含糊,收拾完東西便走出了餐廳。他心想:你解僱我,我再去找另一家餐廳不就是了,隨即頭也不回地走了。

到了第二天,這位留學生跑遍了整個東京,卻沒有一家餐廳願意招收他。到了最後一家餐廳時,他憤怒地質問:“爲什麼你們都不願意收我,給我個理由!”

這家餐廳的老闆便告訴他,因爲他的不誠信行爲已經一夜間傳遍了東京餐飲界,以後再也不會有任何一家東京的餐廳願意要他。

這位留學生啞口無言,回到學校後,更是接到了學校的開除通知。隨後,他更是直接被日本政府驅逐出境。他的人生,就此毀於一旦。

講完這個故事,臺上的教授沉默良久,而臺下的作者猶如醍醐灌頂,頓時清醒。

故事背後的筆法

在今天看來,這個“中國留學生洗盤子”的故事無疑是經不起推敲的。

不光文中“盤子洗7遍”、“餐廳老闆拿試紙測盤子”等細節格外離譜,並且因爲少洗了幾遍盤子便被一個大學、一座城市、甚至一座國家驅逐,也令人難以想象。

這個故事倘若在今天真實發生,我們高低得罵一句“種族歧視”。

然而諸如此類的故事,在當年可謂是廣爲流傳,爲不少人津津樂道,這又是爲何?

其實在今天看來,這篇文章是純粹的“爽文”式筆法。

從人物形象上看,中國留學生不僅偷奸耍滑、欺上瞞下,面對老闆的指責,更是振振有詞、理直氣壯。如此描寫,一個滿是人格缺陷的“小人”形象便躍然紙上。

而故事中的日本人,無論是餐廳老闆還是大學教授,面對中國留學生的“不誠實”行爲,往往只是“淡淡地說”,頗有爽文小說中,胸有成竹、處變不驚的主角風範。

而從情節安排上看,該故事也頗具“爽文”風格:先是作爲“反派”的中國留學生貪圖蠅頭小利,對着“主角”們耍起了小心思,少洗了幾遍盤子。

隨後,“主角”們便動用自己的能量,狠狠地懲罰“反派”:先是讓“反派”找不到工作,被全行業驅逐,再讓他被學校開除、被國家驅逐,承受無比慘痛的代價。

而主角,仍是沉默、淡然,處變不驚,風度翩翩。相比之下,“爽文”的“爽”感呼之欲出。

實際上,當年傳閱度極高的幾篇類似文章,也大致採用了相同手法:爲了保護一隻麻雀,竟讓全美國停電兩小時;日本爲了磨練學生,竟讓他們冬天光腿……

諸如此類,無非是想通過這些極富衝擊力的故事,向讀者們展現外國人的“美好品德”:誠實、勇敢、善良、堅韌等等。在當年,這些故事被不少人認爲“富有教育意義”。

而這個著名的“中國留學生洗盤子”故事,甚至曾一度被放進了初中課本里,其影響力可見一斑。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事實上,不僅“盤子洗7遍”是假的,就連日本餐廳“洗盤子”也是假的。

日本的著名家電企業松下,早在1960年便發明了洗碗機,並迅速推廣。截至上世紀80年代,日本絕大多數的餐廳都已經使用了洗碗機。

也就是說在日本,不僅餐廳的盤子不用洗7遍,你甚至找不到洗碗工這個工作。

由此可見,“中國留學生洗盤子”的故事,基本可以確定爲杜撰無疑。

這些曾經盛極一時的“教育故事”,到如今被打上“崇洋媚外”的標籤、受到萬千讀者的“回踩”,也就不稀奇了。

對外國“祛媚”的國人

在2011年,《意林》和《讀者》兩部雜誌的年發行量都超過了4000萬冊,而十年之後的2021年,這兩本雜誌的年發行量卻銳減至幾百萬冊,跌幅超過了80%,也難免令人唏噓。

而其背後的原因,倒也十分簡單:國人對外國“祛媚”了。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僅限於紙媒,電視、電腦、手機時時刻刻地向我們傳遞着外國的社會現狀、風土人情。

大家慢慢發現,外面的世界似乎不再是自己幻想中的“烏托邦”。

原來,日本的大街上並非一塵不染,將垃圾集中處理也只是因爲國土面積狹小。

原來,英國的地鐵上沒人看手機,只是因爲他們的網絡覆蓋率不高,手機沒信號只能看書。

原來,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人都心地善良、熱愛生命,平白無故上街搶劫、開槍的人每天都會出現在紐約街頭。

待到人們“睜眼看世界”之後,回頭看看我們的祖國,安全感、幸福感、滿足感油然而生。長久以來對於外國的“濾鏡”,也徹底碎掉了。

這時候,我們再去回想當年看過的《意林》、《讀者》上的文章,不免感覺到一種被騙已久的憤怒。

而這兩本曾刊登過不少美化外國,貶低國人文章的雜誌被“羣嘲”,也不冤枉。

結語

如今的國人,儘管也能時常看到一些誇讚外國、貶低中國的文章或視頻,卻不再會像十幾年前那樣對此深信不疑。

諷刺的是,當年《意林》、《讀者》中,許多作者誇讚不已的“外國人美德”,卻在一大批備受矇騙的青少年的自我鞭策下,內化成了他們自身的修養。

誠實,勇敢,善良,堅韌這些品德,在如今的中國青少年身上十分常見,甚至已經成爲了大多數青少年的共識。

當年喝下“毒雞湯”的孩子們,還真的獲取到了營養,並且在長大後,自己將“雞湯”中的“毒”過濾了出來。

另外,祖國的日益強大,是每個中國人都切身體會到的。被“文化自信”武裝的國人,也再難以被這些文章荼毒。

只是不知道,當年寫下“中國留學生洗盤子”故事,大肆誇讚日本人講衛生、講誠信的作者,如今看到日本將核污水傾倒進海洋之中時,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