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政策的基調和特點: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本報記者 譚志娟 北京報道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提出了2024年主要經濟預期目標,並對重大宏觀政策做出安排部署。

報告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

在業界專家看來,2024 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與2023 年相同,且符合市場預期。2024 年經濟增長目標的設定釋放了積極信號,有利於穩定海內外預期,並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表示:“今年再度將GDP增長目標設定爲5%左右,是充分考慮我國經濟增長潛力與我國經濟復甦面臨的內外複雜環境,同時也是我國完成全年就業任務的重要保障和基礎。”

周茂華還指出:“我國作爲超大規模經濟體,經濟迴旋餘地大,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空間充足;去年我國經濟超預期完成各項指標,經濟保持良好修復態勢,今年完全有能力實現5%目標。”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還認爲:“今年之所以設定這一增長目標,主要有以下考慮: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具備5%—6%的經濟增長潛力,而這也是在2021年至2035年‘實現經濟總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當前保持5%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水平,能夠爲保障民生就業、維護金融穩定、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提供基礎保障,爲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利的環境。”

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在政策方面,報告提出,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

記者注意到,貨幣政策基調爲“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延續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的政策基調。

周茂華認爲:“貨幣政策方面表述與之前保持一致,穩健貨幣政策保持精準有力,一方面,要保障貨幣政策支持力度,提振微觀主體活力,爲經濟進一步回升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提升貨幣政策實施效率,通過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力度,今年小微企業、‘三農’、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三大工程、重點項目等領域均是金融政策發力點。”

王青則表示,“靈活適度”意味着在2024年物價水平仍將低位運行的前景下,着眼於提振內需,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在年初實施全面降準及5年期以上LPR報價大幅下調後,二季度降準及政策性降息(下調MLF利率)都有可能落地。

在政策工具方面,周茂華還預計:“央行繼續總量+結構工具+改革手段,繼續爲經濟復甦營造適宜貨幣環境,在推動經濟穩步恢復的同時,與財政等政策形成合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周茂華還指出:“預計貨幣政策在爲經濟復甦營造適宜貨幣環境的同時,更加註重政策實施效果與風險防範。今年年初,央行靠前發力先後超預期實施降準、定向降息與PSL、MLF等結構工具,在支持經濟修復與提振市場信心方面起到良好效果。後續降息、結構性工具仍在工具箱,在經濟未明顯偏離修復軌道情況下,預計央行更多倚重結構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平衡穩增長與防風險,兼顧短期與中長期,內外均衡。”

在貨幣政策方面,央行行長潘功勝3月6日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箱依然豐富,貨幣政策仍有足夠空間。我們在貨幣政策的調控中,將更加註重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關係,強化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着力提振信心、穩定預期、穩定物價,爲經濟運行發展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

在財政政策方面,報告提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綜合考慮發展需要和財政可持續,用好財政政策空間,優化政策工具組合。

記者注意到,財政政策基調爲“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致。

報告還指出,2024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赤字規模4.06萬億元,比上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9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000億元。爲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王青認爲,2024年目標財政赤字率爲3%,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爲3.9萬億元,分別與上年持平和增加1000億元,考慮到今年還要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超出市場預期,體現了財政政策“適度加力”的要求。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首席分析師楊暢也對記者表示:“財政政策在保持赤字率3%的基礎上,通過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上調至3.9萬億元,並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2024年先發行1萬億元,都有望對經濟平穩運行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並且將爲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周茂華對記者說:“今年財政赤字規模4.0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規模較去年增加18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規模0.72萬億元,與去年持平,加上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整體財政赤字規模較去年有所增加,綜合經濟增長,預計今年財政赤字率略高於3%。”

“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增加,尤其今年計劃發行萬億元特別國債,整體財政支出強度高於去年,體現積極財政發力穩增長 。”周茂華表示,此外,國內未來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也有助於改善市場對未來通脹預期。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也對記者表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有利於擴大總需求,優化供給結構,提高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同時,超長期國債發行優化了債務結構,降低了債務風險。”

周茂華還指出:“今年積極財政加力提效,預計國內將繼續用好減稅降費政策措施,激發微觀主體活力,通過合理使用財政轉移支付、特別國債等,緩解部分地方財政壓力,保障重大戰略性工程的順利實施;同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效應。”

財政部部長藍佛安3月6日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的記者會上也表示,適度加力、提質增效,是今年財政政策的基調和特點。適度加力,主要是統籌運用各類財政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落實稅費優惠政策,促進高質量發展。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