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NGS上路5個月 健保署揭肺癌患者檢測最多原因曝光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5月起,針對12種晚期實體及血液腫瘤類別補助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費用,以利標靶藥物精準治療,新制上路至今,醫師呼籲,應加速藥物給付,解決患者「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窘境。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每年高達80多萬名癌症患者,衛福部健保署今年5月起,針對12種晚期實體及血液腫瘤類別補助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NGS)費用,以利標靶藥物精準治療,新制上路至今,醫師呼籲,應加速藥物給付,解決患者「看得到卻吃不到」的窘境。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說,截至8月統計,NGS申報醫院28家,含10家醫學中心、17家區域醫院及1家地區醫院,共申請639件,補助1063萬點;檢測前5大癌症分別是肺癌196件、攝護腺癌117件、卵巢/輸卵管/腹膜癌(治療方式相似,三癌歸爲同類)114件、三陰性乳癌80件、肝及肝內膽管癌46件。其中,肺癌申報最多,佔整體申報件數31%,前五癌別佔整體申報件數80%以上。

劉林義說,賴清德總統推動健康臺灣政見,預計2030年癌症死亡人數減少三分之一,基因檢測及精準治療十分關鍵,NGS前5種癌症爲國人常見,健保近年將癌症標靶藥物所需的基因檢測納入給付,提供臨牀醫師更多醫療決策參考,針對不同癌症病人制定個人化治療,進而提高癌症治療預後。

原先預估一年兩萬多名癌友受惠,但上路後反應不如預期,對此,健保署醫務管理組長劉林義表示,這爲新的制度,各醫院申請流程仍在磨合中,再者,院內必須通過實驗室認證、成立分子腫瘤委員會,這些都需要時間,爲此,將積極協助醫院儘速完成相關作業流程,讓想做檢測的病人都可以獲得檢測。

義大癌治療醫院積極爲癌症病人進行NGS,給予更好治療。義大癌醫副院長饒坤銘說,5月至今,該院NGS檢測人數已逾80例,檢測最多爲肺癌,佔比超過5成,原因是肺癌爲健補助最多治療藥物的癌症,其次爲膽管癌、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等;NGS上路後,爲病人精準治療提供方向,但檢測前後仍需面對層層關卡。

饒坤銘說,健保對不同檢測項目提供不同補助點數,但民衆仍需支付差額,如大套組檢測費用約10萬至14萬元,健保補助3萬點,患者還需自費10萬元左右,當找到突變基因,並有對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但治療不一定有效,就算有效,也不會一輩子有效,更何況如果找到的藥物沒有健保給付,且藥價很貴無法自行負擔時,就需迴歸傳統化療。

饒坤銘收治一名60多歲膽管癌晚期男性患者,到院已出現臉色變黃等黃疸症狀,合併腹痛、腹脹、肝功能異常、腹水等,原以化療合併免疫藥物治療,但化療出現抗藥性,希望檢測找到突變基因,以標靶藥物治療,檢測後也找到突變基因,但相對應藥物無健保給付,自費用藥一個月需40多萬元,病人真的沒有辦法支應,只好改採原先治療方式。

饒坤銘說,每看到病人面對如此情形,他們的心情總是難掩失望,默默承受這樣的結果,建議健保署應逐步的增加健保給付標靶藥物,降低病人產生「看得到,吃不到」的窘境。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嚴必文說,盤點2019至2024年納入健保給付的新成分新藥48項,高達66.7%限縮給付,若檢測後健保沒有給付藥品,病人無法接受及時適切的治療,只能自費或放棄,等同虛擲了NGS費用,期待健保能完整給付對應的藥物。

嚴必文說,健保署明年預計挹注50億元做爲癌症藥品基金,但此基金並不是解決病人當下面臨的健保限縮給付問題,必須正本清源,編足健保新藥新醫療科技預算,才能根本解決之道。

劉林義說,有關癌症治療各類藥品,若廠商能提供明確療效,都會盡速提請健保共同擬訂會議討論收載,若確有相對療效實證及成本效益的藥品,均納入健保給付,減少病人及家屬的財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