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有歧視 監院主張小明返臺
疫情阻礙滯留大陸的「小明」返臺,監院昨提出調查報告。圖爲臺胞家屬陳小姐以手機視訊方式與她的小叔聯絡。(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疫情阻礙滯留大陸的「小明、小紅」返臺路。監察院27頁調查報告昨晚出爐,指出小明返臺比移工子女以觀光以外名義申請來臺還慢18天,對該「差別對待」,今將要求行政院應督導衛福部、陸委會、內政部、教育部檢討改進,避免助長「歧視效應」,進而促使我國人權保障更臻完善。
行政院迴應表示,防疫隨各國疫情發展不同會有所調整,臺灣這次「民主防疫」已獲多國肯定。
去年2月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佈暫緩大陸人士入境,同月11日陸委會宣佈放寬未成年,在大陸親友無能力照顧、且父母在臺的「小明」入境。不料,這項政策一日內就出現轉折,指揮官陳時中說,陸配小孩對國籍的選擇要自己承擔。
直至去年7月15日,政府纔開放2歲以下的「小小明」回臺;8月12日進一步宣佈6歲以下「小明」可回臺;8月19日教育部宣佈高中以下境外生,含在學的「小明」可以入境回臺。
監院昨發出採訪通知,將針對相關人士入境管制措施及權益提出調查報告,促請行政院依據聯合國及人權公約指引通盤檢討。不具名監委表示,報告將強調人權有「普世價值」,希望行政部門多考慮人道立場,尤其在臺灣醫療能量範圍足夠的情況下,儘量讓小明回臺。不過,爲了不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太大壓力,監委也關注臺灣醫療能量問題,以免開放太多對臺灣人反成威脅。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表示,政府基於保護全體國人健康安全,在入境的管制上必須有所作爲,但也隨各國疫情狀況發展不同而有所調整。臺灣這次的民主防疫得到世界多國的肯定,也希望在確保防疫工作下,盡力做到人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