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特斯拉概念股 臺廠CEO親吐陸電動車當年慘劇

圖/今週刊提供

11月下旬,標準普爾公司終於宣佈將特斯拉納入成分股之列,讓股價再創一陣令人目眩神迷的新高,但這同時也意味着,吸引粉絲崇拜目光的特斯拉神話即將結束,此後全球大型基金都被迫買進,特斯拉將走下神壇,接受法人機構現實市場評價、面對百年工藝車廠的急起直追,甚至於,至今債信評等仍停留垃圾債等級的困境試煉。

儘管在臺廠供應鏈心中,特斯拉可能隨時變動的市場地位中國市場隱藏的地雷呆帳,都是風險,但憑藉技術與嚴格品管,下一回合百花齊放的電動車年代,臺灣電動車供應鏈絕對不會缺席

以下是一位臺灣特斯拉供應鏈大廠執行長口述;近幾年臺灣的特斯拉供應鏈幾乎都搭上順風車,無論特斯拉訂單佔比多寡,股價都跟着特斯拉表現亮眼,看似風光,但這家大廠,亟欲撕掉「特斯拉概念股」的標籤寧可讓股價迴歸基本面

大廠CEO心聲:特斯拉頻殺價,我只能賺管理

陣子賓士汽車寫了一封E-mail給我們,它們正在找電動車機件供應商,希望我們爲其車款設計打樣;其實接了特斯拉的訂單後,其他品牌的電動車,幾乎每家都會自己找上門。

更早之前,我就跟我們的業務員說,一定要想辦法去開拓其他的電動車客戶,要不然獨押在特斯拉身上,絕對是高風險的。

目前我們接到的訂單,多數(按金額算)都還是燃油車,短期內不會不見,但這些幾乎都是已開發完畢的車款,只要接到新車款,7、80%都是電動車,這就是趨勢

從供應商的角度看,特斯拉以外其他的電動車品牌,多數是傳統車廠,這些車廠的成本管控相對平穩,但特斯拉是處在快速成長的階段,它們會更重視成本控制,甚至是壓縮供應商,例如最近特斯拉又將推出Model Y的平價款,或之前推出的Model X日前又宣佈降價,其實這些價格競爭,多數都來自於供應商的成本壓縮,等於我的客人一直在殺價,我的錢不是賺來的,是省下來的,靠管理省下來的。

爲什麼我們會努力想要分散電動車的訂單?因爲傳統車廠它們穩健,研究了這麼多年,現在纔要正式推出電動車,一輛車款的出廠,是經過很謹慎地研究、設計、測試、打樣完,再實車測試;但特斯拉很衝,樣品趕快給我,趕快上車,測試一下就可以,趕快量產了……。特斯拉大幅縮短了這些測試的時間,因爲它是電動車,一開始法規規範是不周全的,美國也是。

目前電動車佔我們公司比重不到2成,到明年底、最慢後年就會超過3成,這是趨勢。

但我們幾乎不接中國訂單,佔比很低,那是因爲曾經付出慘痛的代價,不要只看到現在中國電動車蓬勃發展的狀況,據我所知,許多臺廠都繳了學費

因爲過去幾年中國大量補貼新能源公司,太多公司打着電動車的名號,但裡面參差不齊,付款條件一喊8個月……,8個月!市場平均是60天,8個月我們根本不會接受。

我們曾經出貨給中國一階供應商,再賣給中國一家知名汽車品牌電動車,結果貨款拖欠了一年多。這一年多,我們每天派人從上海到南京去催討,每天喔,最後終於要到錢,但據我所知,就有臺灣公司被它倒了。

很多人問我們,中國市場那麼大,爲什麼不去?我說,市場大也要收得到錢啊!

最近我看到摩根士丹利證券出了一份報告內容是說在中美關係持續惡化下,到2030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銷售可能爲零,雖然說報告預測不一定爲真,但是它提醒了:中國市場、特斯拉都是風險,但電動車的發展是確定的,身爲供應鏈,我只有分散風險一途。」

想深入瞭解特斯拉麪臨哪些挑戰?詳見第1249期《今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