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裡的“成人禮”

轉自:南京晨報

春節前夕,18歲的患者小林(化名)在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心臟大血管外科監護室主治醫師李京杭與團隊醫護人員的見證下,度過一個難忘的“18歲成人禮”。

李京杭介紹,小林是1月25日晚收治的病人,26日當天做了急診手術,術後回到心臟大血管外科監護病房。“交班後我們在牀邊查看病情時,發現小姑娘麻醉未醒,但是枕邊擺放了一個布偶和一小盒蛋糕,才得知今天是她的18歲生日。隨後我們團隊商量決定,一定要給她把今天的生日(也是18歲的成人禮)辦成,一定要在24點前順利撤離呼吸機,並要保證病情完全穩定。”李醫生回憶,當晚夜班異常繁忙,作爲醫生的他和幾位護理人員接了2臺手術,處理了3個搶救病人,撤了兩個呼吸機,穿了3根胸腔引流管,放了3根深靜脈置管,還要負責管理35張牀位的監護病區……“儘管我們大家都忙得飛起,但我們還是要盡全力把小姑娘病情搞好。爲了全面評估患者器官功能及整體的血流動力學,不開玩笑地說,我們給她的心、肝、脾、肺、腎都仔仔細細做了一遍超聲,發現異常問題反覆跟主刀顧衛東主任醫師確認病情,確保做到萬無一失。”李京杭回憶,儘管如此仔細,但撤機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因爲我們回室後,她的血常規檢測發現血紅蛋白只有5g,這麼低的紅細胞水平撤離呼吸機是很危險的,爲了提高紅細胞水平,我們和輸血科的同事共同努力,最後終於將血紅蛋白維持到正常水平,在20點35分左右順利撤離了呼吸機。”李醫生說。

李醫生介紹,接下來,唱生日歌、吹蠟燭,給同病區的病人們分蛋糕……當晚值班的心臟大血管外科監護團隊簡單而又隆重地跟小姑娘一家共同完成了心臟大血管外科監護裡極爲難得的一場成人禮。“沒想到我能在監護病房度過自己的18歲生日,感謝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和幫助,我感到非常溫暖,也覺得醫院非常的人性化。”出院前,小林由衷感慨。

李京杭介紹,春節期間整個大血管監護病區在治療的重症患者20餘名,包括ECMO(體外膜肺氧合)支持患者和LVAD(人工心臟)手術的患者,既要保證高週轉又要保證醫療安全,工作比平常還要忙。但儘管再忙大家仍然滿懷熱情,滿懷對患者的關愛。

“這應該是我們心臟大血管外科在假期的工作常態,也是每一位醫護工作者在假期的常態。”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邵永豐教授告訴記者,每一次成功的搶救離不開醫院整個團隊的攜手,“包括急診搶救室與我們常年累積的默契使患者能在急診就第一時間做完所有的術前檢查,爲手術搶救爭取寶貴時間;醫院輸血科、江蘇省血站爲保障搶救患者供應珍貴的血源;我們的手術團隊、麻醉團隊、體外循環團隊、護士以及研究生不論是在本地還是在外地,都會在需要的時刻義無反顧回到醫院,完成對患者生命的搶救和堅守。我想這是因爲,患者的笑容和感激,是我們醫務工作者的最大動力。”邵永豐教授說。

通訊員 何雨田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孫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