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重拳反腐!文商旅集團原總經理涉嫌索賄受賄被移交司法
據消息人士透露,日前碧桂園文商旅集團原總經理張強因涉嫌職務侵佔、索賄受賄,已被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案件正處於法院審理階段。
公開資料顯示,碧桂園文商旅集團是碧桂園旗下專注商業文旅地產的資產運營平臺。業內人士稱,張強此前曾任職中信商管總經理,藍光地產總裁助理、藍光文旅集團總裁。2018年4月進入碧桂園,擔任文商旅集團總經理一職。重要高管下馬,足以可見碧桂園的反腐決心:堅決打擊一切違法違紀行爲,對舞弊腐敗問題採取“零容忍”態度。
━━━━
對腐敗“零容忍”
據悉,在每月召開的集團管理會議上,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必談誠實守信、合法合規。他曾多次強調,“我們要做有良心、有社會責任感的陽光企業。”“要警鐘長鳴,風清氣正。錢財應該取之有道,否則就走上‘歪路’了。”
房地產開發所涉領域廣泛,其中不乏灰色地帶,碧桂園要求每一位員工要知法、懂法、守法,尤其要求管理者必須以身作則、守住底線。“在碧桂園,哪怕是多吃一餐不合理的飯,都有可能被開除。”每年7月,碧桂園都會在全集團範圍內組織陽光文化節活動,要求所有碧桂園人在陽光底下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收入,不斷夯實風清氣正的陽光企業文化。
作爲世界500強企業,碧桂園已建立了完善的內部管控體系。除了集團董事會設有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碧桂園還專門設立風控審計監察中心,並在2019年成立紀委。
審計監察是企業的安全閥門。早在2000年,碧桂園就成立審計部,2008年成立監察部,設立專門的舉報熱線和郵箱,暢通多種舉報渠道。碧桂園組建風控審計監察中心後,加強了審計、監察的聯動工作。作爲企業反舞弊調查監督部門,風控審計監察中心在聚焦重大舞弊案件的同時,還通過個案識別業務風險,不斷推動企業管控制度的完善。
目前,碧桂園已制定出臺了《內控審計監察制度手冊》《碧桂園集團員工利益衝突管理規定》《碧桂園集團員工職務行爲管理規定》《碧桂園集團員工違規違紀責任追究辦法》等一系列風險防控制度,並且每兩年對制度做定期更新。最新發布的制度,明確了對員工利益衝突、索賄受賄、職務侵佔等十四大類140項應當禁止的行爲,同步提出了相應的處罰標準。
近年來,碧桂園廉潔反腐工作一直保持高壓。該集團風控審計監察中心今年首次對外發布內部反舞弊情況:2018年至今,集團監察部已查處項目總經理及以上人員228人。
然而,碧桂園反腐工作並不侷限於自身。2015年,碧桂園聯合阿里巴巴、美的、順豐、萬科等不同行業的知名企業聯合發起成立“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這是中國首個由企業發起成立的以反舞弊爲目標的民間非營利性合作組織,幫助企業實施反舞弊行動和制度建設,推進資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共同建設廉潔的商業環境。
━━━━
碧桂園反腐的三道防線、四大體系
據碧桂園風控審計監察中心總經理王華介紹,碧桂園反腐工作堅持懲防並舉、以防爲主,“預防、懲處、教育”三手都要抓、三手都要硬的理念方針,構築三道防線,打造四大體系,形成不敢腐的震懾,完善不能腐的制度體系,營造不想腐的文化氛圍。
“三道防線模型”是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領域經常被提起的經典理論。2013年1月,國際內部審計協會(IIA)首次發佈了風險管理框架“三道防線模型”(Three Lines of Defense)。2020年7月,該框架得到更新,並更名爲“三道線模型”(Three Lines Model)。
根據最新的理論體系,第一道防線是核心業務部門,即第一線提供產品/服務的部門,同時也是風險管理的第一責任機構。第二道防線是支持職能部門,針對風險事項提供專業知識和支持,並對其進行監控。所有可以協助一線核心業務部門進行風險管控的職能,都應該屬於支持職能部門。第三道防線是保證職能部門,對與實現目標相關的事項提供獨立和客觀的確認和建議。在集團內最爲典型的就是審計、監察部門。
碧桂園集團根據最新的“三道防線模型”理論體系,建立了覆蓋流程及業務層面的內控機制、公司層面的風險管理機制、防線管控的監督機制等三道防線的系統性反舞弊機制。
在企業合規方面,風控審計監察中心則搭建了風險管理、內控自評、內部審計、集團監察四大體系。一是通過搭建集團-區域二級聯動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組織和識別公司層面的重大風險,並跟蹤回顧風險事項應對及管控措施的實施效果;二是通過推進業務層面開展自糾自查,主動防範業務流程管控風險,提升各區域/子公司風險管控水平;三是圍繞企業戰略目標,獨立開展多類型審計,包括內控質量審計、經濟責任審計、經營審計、專項審計等,深化內控監督;四是查處違規違紀,在對舞弊信息進行覈實、調查的基礎上,持續完善預防體系,建立長效預防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企業發展整體向“高科技綜合性企業”邁進,碧桂園廉潔反腐工作並不固守傳統的方法和手段,而是不斷加強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自主開發風控一體化系統、審計管理系統、監察管理系統等,已實現核心業務信息化全覆蓋;創新性的風險預警及數字化審計平臺,能以實時化、系統化、前置化的方式,全面提升風險識別及風險應對能力,推動風險管控向精細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切實提升企業管治效能。
━━━━
民企反腐,一直在路上
對於國企貪腐,人們每每提及,往往義憤填膺,畢竟國企的錢也是國家的錢、人民的錢。相比之下,民企貪腐者受到的懲罰和道德輿論的壓力要小得多。
事實上,民營企業反腐的難度更大,迫切性也非常強。腐敗對企業發展造成巨大的傷害,一方面是損公肥私帶來直接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直接侵蝕了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素--公平的競爭環境和優質的合作伙伴。近年來,民營企業的反腐風暴,一直都在進行中。
據媒體報道,2021年2月初,騰訊發佈反舞弊通報,100餘人因違反“騰訊高壓線”被辭退,40餘人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此外,37家外部公司被騰訊新增納入永不合作主體清單。
2020年12月,曾跟隨王健林多年的萬達商管集團副總裁朱戰備涉嫌貪腐被上海警方帶走。
2020年11月,阿里巴巴內網通報原菜鳥網絡副總裁及地網業務負責人史某利用職務收受賄賂數百萬元,嚴重違規被處分。這起案件被定性爲菜鳥歷史上影響最大的貪污案。
2019年初,大疆發佈內部反腐公告披露,2018年由於供應鏈貪腐造成平均採購價格超過20%以上,保守估計造成超10億元的損失。基於此,大疆處理涉嫌腐敗和瀆職行爲的員工45人,問題嚴重移交司法處理的16人,直接開除的共計29人。
更早的2014年,華爲召開經銷商反腐大會通報:華爲已查實企業內部116名員工涉嫌腐敗,並追回了3.7億元資金,其中4名員工移交司法處理,涉及69家經銷商。2017年,華爲消費者BG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騰鴻飛因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任正非說,內部腐敗是影響終端發展的死結,“這點我不妥協”。
可以看到,民營企業的反腐行動是一場“持久戰”,廉潔反腐體系建設已成爲企業管治的重要部分。
【來源:中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