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潰的古玩市場......
大約七八年前的時候,廣東一家媒體就採訪了深圳某著名楊姓專家,在給市民連續鑑寶多日之後,他給出了一個結論:“民藏95%以上都是假貨!”
他這個結論放到網上後,當時被一羣藏友罵,說他是僞專家,故意打壓貶低民藏。但後來,爲民藏說了很多好話的著名學者吳樹,也表示現在的收藏市場確實假貨氾濫,只要真正深入一線就明白,收藏行業已經沒有誠信了......
只要不是偏激鑽牛角尖的人,在一線實戰過,其實心裡都清楚,他們說的是有道理的,全國300餘家古玩市場,年銷售額超過500億。可賣得都是些什麼貨色?
埋在土裡做舊的低端瓷器、銅器,樹脂做出來的寶石,藥水懟出來的假沁玉石,電腦繪圖一比一仿真的書畫,模具澆鑄一天就能生產成千上萬枚的銀元。還有數不清的“原創”臆造品,在歷史上根本沒有存在過。
好的專家確實發自肺腑之言,奉勸新手莫要急功近利,天真的妄想撿大漏,結果成了各種假貨販子和騙子的“提款機”。
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想讓藏友們腳踏實地,由普入精,逐漸升級。但這番言論一旦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就成了對整個民藏的“致命打擊”。
以至於某專家曾說過一句非常狂妄的話,在一次鑑寶現場,他直接指着翹首以盼的數千名藏友說道:“我不用看你們的藏品就知道,99%以上都是假貨。”
這是對自己鑑定能力的自信嗎?當然不是,這是無知,更是對民藏的傲慢與偏見!
先不說那些重器國寶,直到今天民藏仍有數不清的精品民窯、古籍、玉飾、紫砂、銀元古幣、瓷板畫等等,那些一線鏟地皮的人只會說如今好貨難找,但絕不會說一件都找不到了,真的99%的假貨,鏟地皮的販子豈不是全都要餓死?
再說真稀,流散在民間的文物,絕對有很多。首先是出土文物,你只要稍微關注一下新聞就知道,每年都有數不清的古墓遺址被髮掘,除去被官方發掘的,還有鋌而走險的盜墓賊,把巨量的文物盜出來然後流到市場,光張獻忠沉銀就不知道流失了多少文物。
誠然,犯法的事情要堅決抵制,但遵紀守法的民間藏友,在文物販子手裡、在各大市場甚至在海外,通過正規渠道購買來的到代真精稀,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民間寶藏。而且很多都是早幾十年流落到民間的,根本追不到來源,它們應該被重視,被“釋放”,在如今的自由市場給經濟提供巨大動力纔是正道。
而不是藏着掖着,明明是自己用眼力淘來的寶物,藏友卻不敢示人,專家也不敢承認,馬未都只談文化,耿寶昌只寫書法,老一輩專家都在“裝傻”,新一代專家只顧着撈鑑定費,真可謂一大怪現狀。
其次,除了出土文物,還有相當多的民藏精英,這些年通過文物商店、拍賣行、鏟地皮以及收藏世家遺留的古董珍玩,累積了一定數量的真精稀。單從瓷器來說,我自己就見過不少大開門的磁州窯、耀州窯、湖田窯、影青瓷、明清的青花瓷包括民國的精品瓷,甚至少數清三代官窯,都是很不錯的藏品。
可是,現在的收藏環境是劣幣驅除良幣,那些擁有精品的藏家不敢站出來,只在自己的小圈子玩,大多隨波逐流的新手小白,又被各種假貨和騙子搞得焦頭爛額。掌握話語權的高端市場,又對民藏閉上了大門。
所以,對於現在的民藏來說,傳統的收藏市場即將迎來全面崩潰,隨之而來的是破而後立!
過去十幾年的收藏市場,高端是由拍賣行掌控,低端就是地攤淘貨,行家不出山,專家不靠譜,有錢人瞧不上民藏,沒錢的一心想靠撿漏進入高端,小白兩眼一抹黑,買賣藏品全靠“感覺”,被騙了是自己倒黴!是時候和這種糟粕說再見了。
隨着藝術品收藏的大衆化,茅臺、手錶、古董汽車都開始成爲收藏大項,年輕人把手辦玩具、錢幣、遊戲卡甚至球鞋都玩出了花樣,真正全民收藏的時代到來後,必將撼動傳統的“死規矩”。
眼學鑑定不再是唯一,科學加眼學雙保險纔是未來的出路。各大網拍快速發展,微拍堂年銷售額430億讓嘉德保利都汗顏,藝術品金融、藝術品抵押正在尋求突破,各個小視頻上冒出很多專業行家,用實力來淘汰僞專家!
毋庸置疑,以後高端拍賣依然還是有錢人的遊戲,因爲一線拍賣行的本質就是爲富人的資產避險提供渠道。但是民藏,也不會再依附於專家和拍賣行,拋棄舊觀念吧,把不合時宜的傳統淘汰,天下收藏,唯“真”不敗,只要手上是真正的到代古玩,站在風口上,出手變現不用強求,那麼順其自然的就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