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思潮》減碳與地緣政治的糾葛(陳立誠)
越南也感受到國際減碳壓力,近年一方面大力推動再生能源建設,一方面也放緩燃煤機組建設。(示意圖/Shutterstock)
能源一向是地緣政治重中之重。二戰時日本偷襲珍珠港主因即爲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近數十年美國對中東投注極大心力,也是因爲中東是全球「油庫」。兩年前俄烏戰爭及北溪氣管破壞後,造成歐洲中斷由俄國進口廉價石油及天然氣,對歐洲經濟打擊極大,必將重塑俄烏戰後之全球經濟版圖。
但以上事件均與減碳無關,但目前全球瘋狂推動的減碳政策明顯將影響全球能源形勢,對地緣政治之影響爲何?
減碳對地緣政治最大沖擊是造成開發中國家永難翻身。今日全球溫度較19世紀下半葉增加1.2度無寧說是全球先進國家百年來經濟發展所付出的代價。今日先進國家強力推動全球激進減碳,如果真的成功,必將斷送了開發中國家經濟發展及人民脫貧的希望。此爲減碳影響最大的地緣政治衝擊。不過個人認爲瘋狂減碳目標必將失敗。
IEA爲國際能源總署,乃先進OECD國家成立之國際最重要的能源智庫。IEA指出要達到全球2050年淨零排放,電力淨零爲第一要務。全球應立即停止興建碳排最高的燃煤機組,IEA不但呼籲全球銀行停止融資煤電建設,也呼籲停止出口燃煤機組。IEA建議之兩大手段將導致開發中國家先行停止建設煤電,隨後也無法使用油氣等化石能源。
西方主要財務機構早已停止煤電融資,歐美日也老早承諾不再出口燃煤機組。2020年中國在承諾2060年達成淨零碳排時,也同時承諾不再出口燃煤機組。
2023年IEA出版的「非洲能源展望」報告中指出,因爲中國不再出口燃煤機組,非洲在目前興建中的燃煤電廠完工後,將不再興建燃煤機組。反之IEA強烈鼓勵非洲國家發展再生能源。無怪乎能源界一直有句極爲諷刺的話:「犧牲非洲救地球」,非洲題目太大,本文就此打住。
本文聚焦於檢驗中國是否信守不再輸出燃煤機組之承諾,並說明中國對巴基斯坦及越南因地緣政治考量,採取不同出口政策。
中國並未立即全面停止燃煤機組出口。首先若在國外的燃煤機組已動工,將會依合約繼續進行。另外如果該燃煤機組是爲了提供其他中國出口設施及建設之電力,中國也不會中止配套之燃煤機組出口。
在此可舉一例:中國與巴基斯坦關係密切,巴基斯坦是一帶一路計劃重要夥伴,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的標杆建設。該走廊起點在中國新疆喀什,跨越巴基斯坦全境,終點在巴基斯坦面向阿拉伯海之爪達爾港。
大型港埠運行需要大量電力,但巴基斯坦嚴重缺電,多年來全國輪流停電,何來多餘電力提供瓜港運作?中國工程人員原先也規劃興建大規模太陽光電設備,希望能提供足夠電力給瓜港運作。但很快即發現綠電根本不可靠,完全無法保證瓜港運作,最後只好興建燃煤機組提供穩定電力。此一情況也符合出口煤電機組配合其他建設的條件,不算違反承諾。
中巴經濟走廊及瓜達爾港具有極爲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麻六甲海峽扼守印度洋連結中國南海咽喉,中國極大比重能源進口及一半國際貿易都經過麻六甲海峽。若中美交惡,美國封鎖該海峽,將給中國造成致命打擊。此即爲中國所謂之「麻六甲困境」。
爲降低此一困境之衝擊,中國除了由緬甸鋪設油管進入雲南外,由瓜達爾港修建鐵路運送石油進入新疆也是另一條進口石油路線。在地緣政治及國家安全考量下,無論如何中國都必然會出口燃煤機組給巴基斯坦,減碳考量只能靠邊站。
減碳對地緣政治的影響,有另外一個例子:越南。中國在南海的九段線與菲律賓與越南造成最大沖突。去年菲律賓允許美國增加4個軍事基地,近日在仁愛礁又挑起船艦與中國對抗,明顯傾向美國。
但相對而言中國與越南近日在南海相安無事,中共主席習近平上月訪越,受到最高規格的歡迎。與菲律賓不同,越南表現得較爲傾向中國。原因何在?
近幾年美國拉着歐日盟友與中國搞脫勾,除印度外,墨西哥及越南就是產業由中國外移的主要受惠國家。越南近年經濟高速成長,對電力需求也同步成長。越南電力近幾年煤電佔比日益增加,近年越南基本依靠加建煤電應付電力成長,目前煤電供應超過越南一半的電力。
但越南也感受到國際減碳壓力,近年一方面大力推動再生能源建設,一方面也放緩燃煤機組建設。已開工的煤電繼續進行,但放慢新煤電計劃的腳步。這一方面是自願,但也有很大因素是受迫。原因有二:一爲在國際上煤電融資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是中國信守承諾不再出口煤電機組給越南。
再生能源靠天吃飯,建設再多再生能源也不能保證穩定供電,越南一方面受惠於美國脫勾政策,經濟形勢大好。一方面也因增加綠電建設減少煤電建設,造成嚴重缺電,只好由中國大量購電。越南對中國電力的依賴反而成爲中國地緣政治利器。中國極可能嚴守承諾,不出口燃煤機組給越南,利用越南供電困境,牽制越南。
誰想得到國際減碳目標竟然影響地緣政治?中國繼續向巴基斯坦出口燃煤機組但停止向越南出口,背後有重要地緣政治考量。減碳與地緣政治的糾葛必將在全球各地不斷髮生。(作者爲臺灣能源部落格版主、前吉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