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悲劇重演?北歐海底一聲巨響,美西方目光齊刷刷看向俄羅斯

當地時間11月18日,歐洲突然爆出重磅新聞,一條連接芬蘭德國的海底光纜莫名其妙地出現了故障。

就在事情甚囂塵上、疑團重重時,另一則新聞又炸開了鍋——立陶宛和瑞典的光纜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同樣的情況,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就出現了兩次,很難讓人不懷疑。

接着就有媒體舊事重提,將大衆猜測的方向引向幾年前的“北溪”爆炸案,暗示此次事故很有可能是俄羅斯所爲。

這番頗有煽動性的話,歐美的目光又齊刷刷地回到在了俄羅斯身上。

那麼北溪與此次破壞光纜,是否真的出自俄之手?這背後又有哪些暗流洶涌的利益爭鬥呢?

一、“北溪”2.0版再現江湖

當地時間11月18日,芬蘭的信息網絡公司突然發現信號中斷,排查故障後確定,是一條海底光纜出了岔子。

光纜全長1200公里,從2016年啓用至今已經連續運轉近10年,是芬蘭電信部門的“老員工”了。

從地理位置看,它從海底溝通了歐洲兩大區域,是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紐帶。

故障原因曝光後,芬蘭相關部門的負責人也出面做了迴應,確認了信息的真實性。

被問及破壞原因時,其表示可能是天氣或海上航船導致,但也不排除有人故意爲之。

就在芬蘭被光纜故障搞得焦頭爛額時,瑞典又掀起了風波。

瑞典運營商發現,他們負責的一條海底光纜也出了問題。

這條位於波羅的海的光纜全長218公里,是瑞典的重要網絡線纜。瑞典官方發出聲明要徹查此事。

禍不單行,正在歐洲各國議論紛紛、草木皆兵時,英國媒體開始了大膽猜測,將此事和俄羅斯的北溪事件聯繫在一起。

這起2022年發生的爆炸案,至今仍是德國的心病。

北溪事件如今早已定調,就是有人“蓄意破壞”,而瑞典芬蘭前後相接的兩次事故,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人爲證據,一切都有待進一步驗證。

雖然答案尚未出爐,但有一個可以肯定的結論,那就是兩次受傷最重的都是德國。

這起爆炸案,炸斷了德國與俄羅斯重要的天然氣管道。

這次事故,特別是德國與芬蘭的電纜線,是聯通北歐與東歐的唯一通道,連番暴擊讓德國有苦說不出。

二、事故原因疑雲重重

因爲此次事故發生的時間極其敏感,正好在美國大選落幕,即將換屆的時間節點上。

所以除了俄羅斯有罪論外,也有歐洲媒體將嫌疑對準了美國,同樣,美國也是北溪爆炸除俄羅斯外最大的嫌疑人。

歐洲發現,在幾次“意外”中,美國都扮演了特殊角色。爆炸案發生前美國敲鑼打鼓昭告天下,稱俄可能會對燃氣管道動手。

這次光纜事件前,美國稱俄羅斯在該海域軍事活動頻繁,行跡非常可疑,讓歐洲未雨綢繆,保護好自家的重要設施。

從表面上看,美國好像是知道了俄要使壞的信息,然後給歐洲各國的溫馨提示。

但有時候恰恰是惡人先告狀,禍水東引轉移視線,反倒可以洗清自己的嫌疑。

另外,美國政府也希望藉助烏克蘭這顆棋子牽制俄羅斯,俄烏衝突越激烈越長久對自己越有利。

但遭受池魚之殃的歐洲國家顯然不這麼想,希望停戰的呼聲越來越高。

很明顯,如果烏在這方面的態度與歐洲走的太近,對美國顯然不是好事情。

此前美國授權並慫恿烏克蘭直接向俄羅斯境內發射遠程導彈,想讓事態升級,一發不可收拾。

這讓德國非常惱火,他們搞出這麼一堆爛攤子,最後還是要讓德國等歐洲國家擦屁股。

所以就這一個矛盾來說,美國搞亂歐洲完全有充足的動機。

美國反常的舉動雖然惹人懷疑,但奈何沒有抓到把柄,所以一切都還在猜想階段。

而對於歐洲來說,顯然俄羅斯嫌疑更大。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持續多年的俄烏衝突,歐洲國家立場鮮明的站隊,早已破壞與俄羅斯之間的基本信任。

歐洲對於烏克蘭明目張膽的軍事物資支援早就讓俄羅斯不爽,所以藉機搞事情也是情理之中。

搞亂歐洲,也是對烏的殺雞儆猴。

三、疑雲重重的北溪案件

與光纜事件相比,幾年前的北溪事件已經有了一些眉目,我們來詳細梳理一下事件的經過,就能理解爲何歐洲要把兩件事相提並論了。

2022年9月,挪威觀測臺監測到一組異常數據,來源正是北溪管道所在的波羅的海。

最初他們以爲是海底震動,沒想到卻是北溪爆炸引發的餘波。

事後確定管道破壞是由人爲爆炸引起,而能引發如此規模的爆炸,需要數百公斤的炸藥。

北溪事件最大的疑團是犯罪動機和執行過程,在如此深海必須擁有非常專業的人員、技術和工具才能組織這起事件。

衆所周知,北溪是俄羅斯與歐洲天然氣貿易的大動脈,這一炸無論是對歐洲還是俄羅斯,都是非常慘重的損失。

事件發生後,瑞典等多個國家立刻開展了調查工作,但都是各自進行,俄羅斯要求共享信息的提議也被否決了。

今年2月的時候,瑞典和德國共享了材料,但都默契地對外界保密,而德國的調查進展也被封鎖起來。總之所有信息都不和俄說。

關於爆炸元兇,一直以來呼聲最高的有三個,首當其衝的是俄羅斯。

爆炸發生正值俄烏衝突最激烈的階段,所以事發後,歐洲的矛頭自然指向了俄羅斯。

懷疑者認爲,俄羅斯選擇入秋之時搞事,就是要中斷歐洲供暖,藉此報復他們給烏克蘭提供軍援的行爲。

具體執行者被鎖定爲俄羅斯位於該海域的軍艦,因爲艦隊的總部就在附近的加里寧格勒,海軍的裝備和技術完全可以輕鬆做到。

甚至有人公佈了照片,事發前拍到俄軍艦在附近活躍。

後來普京在講話中迴應此事,很硬氣地表示:這件事最終受益者絕不是俄羅斯。

本來俄羅斯就與歐洲撕破臉,要阻斷供應直接關閉閥門就行了,何必大張旗鼓來這一出呢?

正如前文提到,北溪是俄羅斯與歐洲能源貿易最重要的管道,炸管道這種傷敵一萬自損八千的做法並不明智,俄羅斯顯然也沒有蠢到這個地步。

所以2022年底,德國就解除了對俄的懷疑。

除了俄羅斯外,有人指出,這可能是歐洲國家自導自演的苦肉計。因爲在事發前北約還在這一帶進行過軍演。

莫斯科方面直接指出,這就是美國和英國合作的結果。正是他們藉着軍演的機會,派人潛到水下安置定時炸彈。

更有美國記者爆出消息,掌握了美國聯合瑞典實施爆炸的全過程。

毋庸置疑,這件事對美國好處多多。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能給歐洲提供源源不絕物美價廉的能源,這意味着美國的能源很難進入歐洲市場。

就在美國爲自家天然氣銷路着急的時候,北溪二號卻一路高歌猛進,一旦兩套管線全部投入使用,歐洲對俄的能源需求將大大增加,綁得更緊。

所以美國纔要在這事上大做文章,當時奧巴馬多次拋出俄羅斯威脅論,軟硬兼施讓歐洲停止與其合作。

對於爆炸一事,美國的態度當然是矢口否認。

但事發後他們的喜悅之情卻溢於言表,布林肯表示,歐洲可以藉此保衛自己的能源安全,解除俄對北約的能源威脅。

另一名官員直接表示,看到北溪成爲一堆廢鐵,美國很高興。

四、意外連連攪動歐洲風雲

北溪爆炸案中,最讓歐洲心情複雜的嫌疑人就是烏克蘭,他們不得不承認,這件事的執行者很可能正是烏克蘭。

2023年有媒體爆出,在事發前荷蘭就截獲了烏克蘭的秘密計劃,還曾爲此警告過美國不要助紂爲虐。

另一則情報更加勁爆,據說烏克蘭組織了一支小分隊,成員6人,而美國早就獲知了烏克蘭的行動計劃。

根據德國流出的情報,負責執行任務的“仙女座”遊艇,所有者是烏克蘭人。

隨着調查的深入,拔出蘿蔔帶出泥,事情變得越發複雜。

據德國調查,這起事件中還有波蘭的身影。

因爲遊艇所屬的公司是波蘭,而且烏特工也是從波蘭入境,但波蘭卻爲他們打起了掩護。

更讓人起疑的是,歐洲國家調查時波蘭非常不配合,要麼迴避要麼不搭理,甚至提供還假情報,拖延調查進度。

據說在作案後,嫌疑人和船隻藏身於波蘭的海港中,這些信息波蘭從未主動分享過,直到荷蘭掌握消息後通知了德國。

調查時需要調取港口錄像,波蘭方面也一再推諉。後來嫌疑人已經鎖定是烏克蘭,公開的身份是潛水教練。

歐美間的輿論大亂鬥因此更加激烈,波蘭大喊無辜,烏克蘭則矢口否認。

俄羅斯很惱火,不接受這個結果,他們認爲僅憑几個烏克蘭潛水員,不可能策劃如此專業敏感的爆炸案,爆出消息不過是爲了給美國洗白。

北溪爆炸案牽扯出了歐美長期存在的矛盾,多方下場一池渾水,情況與這次的電纜類似,所以纔會攪動歐洲心神不寧。

北溪和電纜的罪魁禍首是誰現在還沒有結論,只能等更多線索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