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青創戶大量流失 許淑華爆內幕:「這點」太不公平

許淑華批評,臺北市都發局對社會住宅青創戶的補助需要儘快改進。(圖取自許淑華臉書)

青創戶全名爲「臺北市社會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劃」,是從社會住宅中的一般戶中撥出10%房屋,交由青年朋友羣聚創新發想社區行動。然而臺北市議員許淑華昨(27)日卻在臉書發文指出,青創戶近年流失嚴重,且補助方式還有可以精進的地方,不能「戶數越多補助反倒越來越少」,要求臺北市都發局儘快改善。

許淑華表示,爲了鼓勵臺北市年輕住戶入住社宅,同時讓青年朋友羣聚創新發想社區行動,以及培養青年共融的社區凝聚力,特別在規劃社宅中,納入「青創戶佔比達10%」的政策目標,同時也提供這些社宅青創戶一定的「社區活動補助金」。許淑華強調,自己非常支持這個政策構想,讓更多年輕人也可以在社宅滿足居住需求,同時也可以讓社區共善共好,然而她卻發現實際上青創戶補助在計算方式、執行上都反而像是要把青創戶趕走,根本像在喊空話、打假球,「變相壓榨年輕人的創意和勞力」

許淑華舉例,健康社宅從107年開始的35戶,現在只剩下17戶!將近一半以上青創戶離開流失;興隆社宅原先35戶現在剩下23戶;東明社宅原先35戶現在剩下32戶。很多青創戶的年輕朋友跟她陳情,不是不想住在這邊,而是在入住前提供了社區活動補助計劃,通過審覈入住最後卻是 「戶數越少補助越多、戶數越多補助反倒越來越少!」比如說,如果一個社區有17 戶的青創戶,總補助經費是20萬元一戶大概可以有1萬1700元;但是青創戶數多的社區,以健康社宅原先的35戶來說,總計30萬計算下來,一戶卻只有9700元,連一萬都沒有,而且上述補助金額,還是一整年的總計。

另針對廣慈社宅的補助方式,許淑華質疑,D、E兩棟共50戶青創戶,每一戶補助只有8000元;但如果是兩棟分開各別計算,會變成各25戶、一戶就能有至少一萬元補助金,真的是非常奇怪的計算方式,這部分都發局也認爲應該要來檢討。

許淑華認爲,這種按青創戶數換算活動補助金的方式非常不合理,也是造成許多青創戶主動退租的原因,再加上每年都要審覈青創戶資格,其中因計劃不通過沒有續住的青創戶也有18%之高。許還說到,青創戶租金沒有真的很便宜,在實際困境下,青創戶往往因無法負擔費用、及障礙因素太多隻好選擇自己主動退租。另許還特別提到,部分青創戶退租搬離之後,竟然是由一般戶來遞補,從108年到111年,在健康、興隆、青年社宅總共89戶的青創戶,有28戶離開,最後都由一般戶遞補。

對於臺北市都發局,許淑華也要求要做兩件事,一是保留青創戶額度,不應以一般戶遞補。確切落實10%青創戶比例;二是青創戶以每戶1.1萬或1.3萬爲補助基準,合理估算社宅青創戶補助金額,「以上兩項要求市府都發局答應在一個月內研議完成回覆」。同時許還要都發局好好檢討研議,不要讓原本立意良善的政策要求淪落到只有表面上說得好聽而已。